禁疮肿第九
咒曰∶先奄肿上,闭右目左目营之三匝,然后唾之,三乘车,四狱吏载痈神,弃都市,登高山,临海水,吕河伯,捕痈鬼大肿如斗,小肿如粟,吾唾一肿,百肿屏迹,唾汝三七,毒自出。急急如律令。
禁唾痈法∶禁唾一遍一度刀割(一二三四五六七),皆阴向阳。吾朝晨行,女娲相逢,教我唾痈,从甲至乙,痈疽速去。从乙至丁,痈疽不生。从丁至癸,痈疽皆死。青痈、赤痈、白痈、黑痈、黄禁痈肿法(正面向东,以手把刀,按其边令匝,以墨点头,重重围讫,然后急唾之,即愈)。
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牵牛织女,教我唾方。若是痈应钾空,若是座应钾碎,若是疖应钾灭,若是肿应钾垄。不疼不痛,速去速去。急急如律令。
又法∶取东壁土三丸,向井东置一丸,三咒曰∶赫赫洞洞,日出东方,上有昆仑之山,下有清冷之泉。某甲患某处上有发痈,土入井中,天公当烂,石痈当散。七星北斗光,织女教我方,唾禁五毒法(禁蛇亦得)∶吸东方青毒,南方赤毒,西方白毒,北方黑毒,中央黄毒。天毒、地毒、水毒、火毒、雾毒、尘毒、死生毒,百毒之精,知汝姓名,天毒上升,地毒下藏,百毒之精,知汝姓名,天毒上升,地毒下藏,百毒止息,五毒灭亡。恶毒须出,毒脑破,毒腹出,毒肠止。不止不已,拘汝牙、折汝齿。吸吸叱叱。急急如律令。
禁肿法(三七遍)∶骨肉皮肤,血气空虚,远入江海,急去无留。大肿如山,小肿如粟。唾一肿,千肿灭。
急急如律令(灭,一作死)。
禁肿法(七重右回一气朱书,皆以右手封之,指七过周于五指,右手持禁如法)∶咒∶封山山法,封石石烂,封湖湖决,封火火灭。上白东王公、西王母教我神方。白刃封汝,大肿如山,小肿如米,封一肿,万肿死。急急如律令。先以手按之,久令痛。次以金刀按之四边令散,以气七呵令热,然后急气,七吹令冷。阴阳气定,然后却唾之。
禁天下大肿法∶别室中以木屐相背,令以绳系定,上安一摒一禁一打摒令没以三七遍。
东方青帝,摄青精之毒瓦斯;南方赤帝,摄赤精之毒瓦斯;西方白帝,摄白精之毒瓦斯;北方
黑帝,摄黑精之毒瓦斯;中央黄帝,摄黄精之毒瓦斯。五方毒瓦斯开及五精纳吾腹中。天下最尊者,莫大于五帝。天下最神者,莫及于五精。天下大恶者,莫过于五毒。吾舍五帝五精五毒与禁共居,其声如雷,禁如风霜,经口即死,逢禁即亡。吾禁东方木,木折;禁南方火,火灭;禁西方金,金缺;禁北方水,水竭。吾上禁飞鸟落下,下禁井泉枯竭。吾禁一肿,百肿灭;吾禁盘石开,深涧契,天架摧,地柱折,晓停光,夜星灭,冬变雨,夏积雪,冷肿热肿速消灭。急急如律令。
禁水肿方∶咒曰∶天阳在上,人阳在中,阴阳在地,水从下流,唾肿消化。急急如律令。
太白仙人禁肿法∶先向王方三嘘三吹,以刀约之,以手握之,讫,然后三 之。禁曰∶日出东方,雷起西南,虾蟆白兔,食月中心,营月带日,无所不通。大肿如山,小肿如珠。吾唾二肿,百肿自除。急急如律令。
又法∶一二三四五六七百肿皆疾出,急急如律令。
又法∶日出东方如悬鼓,似白虎,吾能唾肿散,唾毒烂。急急如律令。
又法∶东方青帝禁驾青毒,南方赤帝禁驾赤毒,西方白帝禁驾白毒,北方黑帝禁驾黑毒,中央黄帝禁驾黄毒。吾有苦口,唾十瘥九。急急如律令。
禁一切肿法∶咒曰∶吾口如天雷,唾山崩,唾木折,唾金缺,唾水竭,唾火灭,唾鬼杀。唾肿灭。池中大鱼化为鳖,雷起西南不闻音。大肿如山小肿如气,浮游如米,吾唾一肿,百肿皆死。急急如律令。
禁痈肿法∶先叩齿三七遍,急 左营目即唾。咒曰∶雷起地中,一听其音,月生东盛,蟾蜍白兔,食月中心,荣卫不通结成痈,大肿如山,小肿如粟,唾咒一肿百肿散死。急急如律令。
又法∶日出东方,赫赫煌煌,威威容容,天门亭长来捕痈肿,山多石,海多龙。天门亭长来捕摩得便斩杀莫闻罗,一唾当心,再唾都愈。急急如律令。
禁疔疮法(一云初得之时,逆以禁即除,俞当三七遍唾之讫∶)咒曰∶日出东方,乍赤乍黄,天上织女,教我唾方。疮公疔母,元出南方,疔公死,疔母亡。北斗真气能治疔疮,吾口如天门,不可枉张。唾山崩,唾石裂,唾金缺,唾火灭,唾水竭。急急如律令。
禁疔疮法∶用水一碗,置枣树南,令搏树,以刀子一枚安碗上,刀向树三指漫撮临着刀刃上胡跪。
咒曰∶上启伏奴将军,伏奴将军能治疔疮。今是某年月日,姓字某甲年若干,患某处,生疔疮,或者浮沤疔,或者麻子疔,或者雄疔,或者雌疔,或者羊角疔。或者蛇眼疔,或者烂疔,或者三十六疔,或者驱失疮,或者水洗疮,或者刀镰疮,三头着体于人不量清净七寸枣树下之水洗之伏藏。急急如律令。
禁疔疮法(先闭气三遍,叩齿三十六遍,闭气禁之,三七遍即瘥)∶东海大神三女郎,疗疔有神方,以药涂此疮,必使丁公死,丁母亡,丁男丁女自受殃,星灭即愈大吉良。过时不去拔送北方。急急如律令(一云∶东海大神三女郎,三万细米簸去糠,三称行捶灸疔疮,云云)。

- 禁疮肿《千金翼方》
- 禁疮《中医词典》
- 禁刺《续名医类案》
- 禁草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禁刺(刺禁)《中医名词词典》
- 禁草法《妇人大全良方》
- 禁遁注《千金翼方》
- 禁《中医词典》
- 禁恶兽虎野狼《千金翼方》
- 禁《中医名词词典》
- 禁法《证治准绳·幼科》
- 靳邵《中医词典》
- 禁法大例《千金翼方》
- 靳谦《中医词典》
- 禁方《中医名词词典》
- 浸淫恶疮《奇方类编》
- 禁方论《医学源流论》
- 浸淫恶疮《急救广生集》
- 禁服《黄帝内经·灵枢》
- 浸淫疮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禁服《灵枢悬解》
- 浸淫疮候《诸病源候论》
- 禁服《内经评文》
- 浸淫疮候《诸病源候论》
- 禁狗鼠《千金翼方》
- 浸淫疮《外科大成》
- 禁蛊毒《千金翼方》
- 浸淫疮《外科心法要诀》
- 禁鬼客忏气《千金翼方》
- 浸淫疮《证治准绳·疡医》
- 禁喉痹《千金翼方》
《千金翼方》
- 唐 孙思邈
- 序
- 校正千金翼方后序
- 卷第一 药录纂要
- 采药时节第一
- 药名第二
- 药出州土第三
- 用药处方第四
- 治风第一
- 湿痹腰脊第二
- 挛急曳第三
- 身瘙痒第四
- 惊痫第五
- 鬼魅第六
- 蛊毒第七
- 痰实第八
- 固冷、积聚、腹痛、肠坚第九
- 腹痛胀满呕吐第十
- 胸胁满第十一
- 补五脏第十二
- 益气第十三
- 长阴阳益精气第十四
- 补骨髓第十五
- 长肌肉第十六
- 坚筋骨第十七
- 阴下湿痒第十八
- 消渴第十九
- 消食第二十
- 淋闭第二十一
- 利小便第二十二
- 止小便利第二十三
- 明目第二十四
- 止泪第二十五
- 目赤痛第二十六
- 益肝胆第二十七
- 补养心气第二十八
- 补养肾气第二十九
- 补脾第三十
- 咳逆上气第三十一
- 下气第三十二
- 霍乱转筋第三十三
- 肠痔第三十四
- 鼠漏并痔第三十五
- 三虫第三十六
- 下部第三十七
- 崩中下血第三十八
- 女人血闭第三十九
- 女人寒热疝瘕漏下第四十
- 产难胞衣不出第四十一
- 女人阴冷肿痛第四十二
- 阴蚀疮第四十三
- 伤寒温疫第四十四
- 健忘第四十五
- 通九窍第四十六
- 下部痢第四十七
- 虚损泻精第四十八
- 唾粘如胶并唾血第四十九
- 吐血第五十
- 下血第五十一
- 衄血第五十二
- 尿血第五十三
- 耳聋第五十四
- 止汗第五十五
- 出汗第五十六
- 坚齿第五十七
- 痈肿第五十八
- 恶疮第五十九
- 热极喘口舌焦干第六十
- 利血脉第六十一
- 失魂魄第六十二
- 悦人面第六十三
- 口疮第六十四
- 脚弱疼冷第六十五
- 卷第二 本草上
- 卷第三 本草中
- 草部下品之上
- 草部下品之下
- 连翘
- 白头翁
- 茹
- 苦
- 羊桃
- 羊蹄
- 鹿藿
- 牛扁
- 陆英
- 蒴
- 荩草
- 夏枯草
- 乌韭
- 蚤休
- 虎杖根
- 石长生
- 鼠尾草
- 马鞭草
- 胡桐泪
- 马勃
- 鸡肠草
- 蛇莓汁
- 苎根
- 菰根
- 野狼跋子
- 弓弩弦
- 舂杵头细糠
- 败天公
- 半天河
- 地浆
- 败蒲席
- 败船茹
- 败鼓皮
- 屋游
- 赤地利
- 赤车使者
- 刘寄奴草
- 三白草
- 牵牛子
- 猪膏莓
- 紫葛
- 蓖麻子
- 格注草
- 独行根
- 狗舌草
- 乌蔹莓
- 野狼毒
- 鬼臼
- 芦根
- 甘蕉根
- 蓄
- 酢浆草
- 实
- 蒲公草
- 商陆
- 女青
- 水蓼
- 角蒿
- 昨叶何草
- 白附子
- 鹤虱
- 甑带灰
- 屐鼻绳灰
- 故麻鞋底
- 雀麦
- 笔头灰
- 木部上品
- 木部中品
- 木部下品
- 黄环
- 石南
- 巴豆
- 蜀椒
- 莽草
- 郁李仁
- 鼠李
- 栾华
- 杉材
- 楠材
- 榧实
- 蔓椒
- 钓樟根皮
- 雷丸
- 溲疏
- 榉树皮
- 白杨树皮
- 水杨叶
- 栾荆
- 小柏
- 荚
- 钩藤
- 药实根
- 皂荚
- 楝实
- 柳华
- 桐叶
- 梓白皮
- 苏方木
- 接骨木
- 枳
- 木天蓼
- 乌臼木根皮
- 赤瓜木
- 诃黎勒
- 枫柳皮
- 卖子木
- 大空
- 紫真檀
- 椿木叶
- 樗木根叶
- 胡椒
- 橡实
- 无食子
- 杨栌木
- 槲若
- 人兽部
- 卷第四 本草下
- 虫鱼部
- 石蜜
- 蜜蜡
- 白蜡
- 蜂子
- 大黄蜂子
- 土蜂子
- 牡蛎
- 桑螵蛸
- 海蛤
- 文蛤
- 魁蛤
- 石决明
- 秦龟
- 龟甲
- 鲤鱼胆
- 蠡鱼
- 鲍鱼
- 鱼
- 鳝鱼
- 鲫鱼
- 伏翼
- 天鼠屎
- 皮
- 石龙子
- 露蜂房
- 樗鸡
- 蚱蝉
- 白僵蚕
- 木虻
- 蜚虻
- 蜚蠊
- 虫
- 蛴螬
- 蛞蝓
- 蜗牛
- 水蛭
- 鳖甲
- 鱼甲
- 乌贼鱼骨
- 蟹
- 原蚕蛾
- 鳗鲡鱼
- 鲛鱼皮
- 紫背
- 虾蟆
- 蛙
- 牡鼠
- 蚺蛇胆
- 蝮蛇胆
- 鲮鲤甲
- 蜘蛛
- 蜻蛉
- 石蚕
- 蛇蜕
- 蛇黄
- 蜈蚣
- 马陆
- 雀瓮
- 鼠妇
- 萤火
- 衣鱼
- 白颈蚯蚓
- 蝼蛄
- 蜣螂
- 斑蝥
- 芫青
- 葛上亭长
- 地胆
- 马刀
- 田中螺汁
- 贝子
- 甲香
- 珂
- 论曰
- 果部
- 菜部
- 米谷部
- 有名未用
- 青玉
- 白玉髓
- 玉英
- 璧玉
- 合玉石
- 紫石华
- 白石华
- 黑石华
- 黄石华
- 厉石华
- 石肺
- 石肝
- 石脾
- 石肾
- 封石
- 陵石
- 碧石青
- 逐石
- 白肌石
- 龙石膏
- 五羽石
- 石流青
- 石流赤
- 石
- 紫加石
- 终石
- 玉伯
- 文石
- 曼诣石
- 山磁石
- 石濡
- 石芸
- 石剧
- 路石
- 旷石
- 败石
- 越砥石
- 金茎
- 夏台
- 柒紫
- 鬼目
- 鬼盖
- 马颠
- 马唐
- 马逢
- 牛舌实
- 羊乳
- 羊实
- 犀洛
- 鹿良
- 菟枣
- 雀梅
- 雀翘
- 鸡涅
- 相乌
- 鼠耳
- 蛇舌
- 龙常草
- 离楼草
- 神护草
- 黄护草
- 吴唐草
- 天雄草
- 雀医草
- 木甘草
- 益决草
- 九熟草
- 兑草
- 酸草
- 异草
- 灌草叶
- 茈草
- 莘草
- 勒草
- 英草华
- 吴葵叶
- 封华
- 北荇草
- 华
- 排华
- 节华
- 徐李
- 新雉木
- 合新木
- 俳蒲木
- 遂阳木
- 学木核
- 木核
- 核
- 荻皮
- 桑茎实
- 蒲阴实
- 可聚实
- 让实
- 蕙实
- 根茎中汤(一作涕)
- 青雌
- 白背
- 白女肠
- 白扇根
- 白给
- 白并
- 白辛
- 白昌
- 赤举
- 兑蔓草
- 赤涅
- 黄秫
- 徐黄
- 黄白支
- 紫蓝
- 紫给
- 天蓼
- 地朕
- 地芩
- 地筋
- 地耳
- 土齿
- 燕齿
- 酸恶
- 酸赭
- 巴棘
- 巴朱
- 蜀格
- 苗根
- 参果根
- 黄辩
- 良达
- 对庐
- 粪蓝
- 委蛇
- 麻伯
- 玉明
- 类鼻
- 师系
- 逐折
- 并苦
- 领灰
- 父陛根
- 索十
- 荆茎
- 鬼丽
- 竹付
- 秘恶
- 唐夷
- 知杖
- 尘松
- 河煎
- 区余
- 三叶
- 五母麻
- 疥拍腹
- 常更之生
- 敕赦人者
- 丁公寄
- 城里赤柱
- 城东腐木
- 芥
- 载
- 庆
- 雄黄虫
- 天社虫
- 桑蠹虫
- 石蠹虫
- 行夜
- 蜗篱
- 麋鱼
- 丹戬
- 扁前
- 类
- 蜚厉
- 梗鸡
- 益符
- 地防
- 黄虫
- 唐本退
- 卷第五 妇人一
- 卷第六 妇人二
- 卷第七 妇人三
- 卷第八 妇人四
- 卷第九 伤寒上
- 卷第十 伤寒下
- 卷第十一 小儿
- 卷第十二 养性
- 卷第十三 辟谷
- 卷第十四 退居
- 卷第十五 补益
- 卷第十六 中风上
- 卷第十七 中风下
- 卷第十八 杂病上
- 卷第十九 杂病中
- 卷第二十 杂病下
- 卷第二十一 万病
- 卷第二十二 飞炼
- 卷第二十三 疮痈上
- 卷第二十四 疮痈下
- 卷第二十五 色脉
- 卷第二十六 针灸上
- 卷第二十七 针灸中
- 卷第二十八 针灸下
- 卷第二十九 禁经上
- 卷第三十 禁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