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脂溢性皮炎 Dermatitis Seborrheica
【病因】
不明。
可能由于皮脂分泌过多,改变了皮肤正常PH值,抑菌能力降低,使原来存在于皮肤上的一些非致病菌如卵圆糖疹芽孢子菌大量繁殖,继发性引起局部炎症。细菌可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此外,饮酒,内分泌功能失调物理化学因素可能对本病发生有一定影响。
【症状】
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部位,如头、面、耳后、腋窝、胸前、肩胛间、腹股沟等。
初发皮疹为红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腻状鳞屑或黄痂。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症状各异,如头部损害,重者可伴渗出结痂,有臭味,可引起头顶脱发,称脂溢性脱发。眉、鼻翼、耳后见灰白色鳞屑或黄痂,基底潮红,躯干部位不规则黄红色或淡红色斑片,复以糠秕状鳞屑,严重者发展至全身而成红皮症。
【诊断】
在皮脂分布多的部位出现带油性的斑片或丘疹,自觉瘙痒,慢性经过。不难诊断。
【治疗】
1.禁饮酒:少食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2.内服药:
(1)维生素B族类制剂,如维生素B1或B2。
(2)有人主张服酮康唑或四环素。
3.外用药:去脂、消炎、杀菌、止痒的原则,常用复方硫磺洗剂,复方氯霉素酊、或希尔生液。
4.中医【治疗】
潮红、渗液、结痂时可以清热、解毒、利尿为治则,用龙胆泻肝汤加碱。
仅痒无渗出时,以养血、润燥、祛风、清热为治则。用祛风换肌散加减(生地30、生首乌、当归各15克、大胡麻、川芎、丹皮、威灵仙、刺蒺藜、白芍、花粉各9g、姜活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 脂溢性皮炎《皮肤性病学》
- 脂溢性角化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脂溢性皮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脂塞不孕《中医词典》
- 脂溢性皮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脂溶性维生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脂溢性皮炎《百病自测》
- 脂人《中医词典》
- 脂溢性皮炎《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脂麻仁《本草经解》
- 脂溢性皮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 脂瘤《中医外科学》
- 脂质《动脉粥样硬化》
- 脂瘤《中医词典》
- 脂质的生理功能《动脉粥样硬化》
- 脂瘤《中医名词词典》
- 脂质双分子层《生理学》
- 脂类和甾族化合物《医用化学》
- 脂质体《医院药学》
- 脂类的种类和理化性质《临床营养学》
- 脂贮积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脂类的消化和吸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蜘蛛《本草纲目》
- 脂类的生理功用《临床营养学》
- 蜘蛛《雷公炮炙论》
- 脂类的生化代谢《临床营养学》
- 蜘蛛《千金翼方》
- 脂类的供给量《临床营养学》
- 蜘蛛《长沙药解》
- 脂类的分类及其功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蜘蛛《本草经集注》
《皮肤性病学》
- 第一章 皮肤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
- 第二章 皮肤病理组织的基本变化
- 第三章 皮肤病的免疫学基础
- 第四章 皮肤病的症状及诊断
- 第五章 皮肤病的治疗及预防
- 第六章 化脓性皮肤病
- 第七章 皮肤真菌病
- 第八章 病毒性皮肤病
- 第九章 麻风病 Leorsy ,Lepra
- 第十章 皮炎湿疹皮肤病
-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Confact Dermafifis)
- 第二节 湿疹(Eczema)
- 第三节 异位性皮炎(Afodic dermafifis)
- 第四节 药物性皮炎(Dermafifis medicamentosa)
- 第十一章 风团及红斑性皮肤病
- 第一节 荨麻疹(Urticaria)
- 第二节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
- 第三节 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forme)
- 第四节 结节性红斑(Eryfhema modosum)
- 第十二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 第十三章 瘙痒性皮肤病
- 第十四章 昆虫性皮肤病
- 第十五章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 第十六章 大疱性皮肤病
- 第一节 天疱疮(Pemphigus)
- 第二节 疱疹样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 (Duhring)
- 第三节 大疱性类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 附 疱疹样天疱疮(Herpetiforn Pemphigus)
- 第十七章 维生素缺乏皮肤病
- 第十八章 皮肤附件病及其它常见病
- 第一节 寻常性痤疮
- 第二节 皮脂溢出 Seborrhea
- 第三节 脂溢性皮炎 Dermatitis Seborrheica
- 第四节 酒渣鼻 Rosacea
- 第五节 斑秃(Alopecia Areata)
- 第六节 白癜风(Vvitiligo)
- 第十九章 性传播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