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系由某种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血管炎皮肤病。
【病因与发病机理】
结节性红斑致病因素颇多且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药物、全身性或内脏疾病等有密切关系,但仍有半数左右查找不出原因。
感染是值得注意,也是本病最常见的病因。鉴于某些患者有抗“O”值升高及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故链球菌感染所起作用颇受重视。此外,尚有报告,该病也可由真菌或结核菌所致的;某些药物性皮炎之皮疹和结节性红斑的皮肤很难区分,往往是使用避孕药、溴剂、碘剂、磺胺药等招引的;还有全身性或脏器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Behcet)病、溃疡性结肠炎、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等常常可伴发结节性红斑样病变。
结节性红斑发病机理可视为一种变态反应,可能录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范畴,但有的也与第Ⅲ型变态反应有关系。
【临床表现】
结节性红斑常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约1.3比6;一般容易在春天或秋季发病。不少的病人于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患者往往有浑身不适、乏力、低热、关节及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
结节性红斑可急性发病,也可隐袭起病。皮损惯发于小腿伸侧,有时大腿下段和臀部亦可波及,但上肢及颜面部位通常不受侵犯。
皮疹表现为皮下结节,其表面皮肤始为鲜红,约经2周后,逐渐变成暗红色或淡紫红色,数目多少不定,大小直径约1~4厘米,常呈群集或散在对称性分布。结节永不破溃,但若近邻的损害彼此融合可形成较大硬块。于是容易发生压迫局部血管,致使静脉回流受阻。故此可引起小腿下部水肿。病损结节处,自觉疼痛,触压痛也较明显。病程须经3~6周,结节方可逐渐消退,但屡见再发。有时,症之临床可见新的皮下结节分批分期不断出现,致使病情迁延不已而久久未能痊愈。
【辅助检查】
一、某些患者可呈血沉加快,抗“O”值升高;如系结核菌所致者,结核菌素试验为强阳性。
二、病理:本病组织病理为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炎症病变。其主要表现为血管炎,损害之内尤以较大的小静脉管壁内炎症浸润及内皮细胞增生,但血管腔通畅,不发生闭塞,也无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早期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晚期却以淋巴细胞增多。
【诊断与鉴别】
依据临床表现的上述特征,一般可作出诊断。
本病常须与硬红斑鉴别。后者皮损好发于小腿屈侧,可破溃,愈后留疤痕。自觉痛较轻。病程为慢性经过。组织病理呈结核性变化,且病变部位的血管之管壁炎症浸润、增厚、管腔闭塞和血栓形成。
【治疗】
一、尽量寻找并除去可疑的病因
二、发作期应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或尽量减少活动,尤其是较剧烈的运动。
三、内用疗法
(一)抗生素: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热显著者,可投与抗生素或磺胺制剂。如查明是结核菌引起者,可行抗结核治疗。
(二)非激素抗类药:对原因不明者尤为适宜,常用消炎痛、阿斯匹林等内服可奏效。
(三)碘化钾合剂:本品内服,每次5~10ml,一日三次,对某些患者可收捷效。
(四)皮质类固醇激素:本药除可用于由药物引起的重症患者外,对其他病人应谨慎为妥。
四、外用疗法
对症处理,常用10%鱼石脂软膏外用,有消炎症功能。
五、理疗
可酌情选用音频电流磁疗、对某些病人效果相当不错。
六、中医治疗

- 结节性红斑《皮肤性病学》
- 结节性多动脉炎《老年百病防治》
- 结节性红斑《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结节性多动脉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结筋《中医词典》
- 结节病《呼吸病学》
- 结筋候《诸病源候论》
- 结节病《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结疬《中医词典》
- 结节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结论《中医之钥》
- 结瘕《中医词典》
- 结论《中医之钥》
- 结瘕《圣济总录》
- 结论《中医之钥》
- 结痂落痂证治《痘疹心法要诀》
- 结论《动脉粥样硬化》
- 结痂落痂证治《医宗金鉴》
- 结络《中医词典》
- 结痂落痂险证《痘疹心法要诀》
- 结脉《中医名词词典》
- 结痂落痂险证《医宗金鉴》
- 结脉《中医词典》
- 结痂落痂顺证《痘疹心法要诀》
- 结脉《诊家正眼》
- 结痂落痂顺证《医宗金鉴》
- 结脉《脉理求真》
- 结痂落痂逆证《痘疹心法要诀》
- 结脉(阴)《脉诀汇辨》
- 结痂落痂逆证《医宗金鉴》
- 结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皮肤性病学》
- 第一章 皮肤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
- 第二章 皮肤病理组织的基本变化
- 第三章 皮肤病的免疫学基础
- 第四章 皮肤病的症状及诊断
- 第五章 皮肤病的治疗及预防
- 第六章 化脓性皮肤病
- 第七章 皮肤真菌病
- 第八章 病毒性皮肤病
- 第九章 麻风病 Leorsy ,Lepra
- 第十章 皮炎湿疹皮肤病
-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Confact Dermafifis)
- 第二节 湿疹(Eczema)
- 第三节 异位性皮炎(Afodic dermafifis)
- 第四节 药物性皮炎(Dermafifis medicamentosa)
- 第十一章 风团及红斑性皮肤病
- 第一节 荨麻疹(Urticaria)
- 第二节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
- 第三节 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forme)
- 第四节 结节性红斑(Eryfhema modosum)
- 第十二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 第十三章 瘙痒性皮肤病
- 第十四章 昆虫性皮肤病
- 第十五章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 第十六章 大疱性皮肤病
- 第一节 天疱疮(Pemphigus)
- 第二节 疱疹样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 (Duhring)
- 第三节 大疱性类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 附 疱疹样天疱疮(Herpetiforn Pemphigus)
- 第十七章 维生素缺乏皮肤病
- 第十八章 皮肤附件病及其它常见病
- 第一节 寻常性痤疮
- 第二节 皮脂溢出 Seborrhea
- 第三节 脂溢性皮炎 Dermatitis Seborrheica
- 第四节 酒渣鼻 Rosacea
- 第五节 斑秃(Alopecia Areata)
- 第六节 白癜风(Vvitiligo)
- 第十九章 性传播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