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酒渣鼻 Rosacea
又名玫瑰痤疮
【病因】
未明,可能在皮脂溢出基础上,某些因素如嗜酒,食用刺激性食物,高温、寒冷、情绪激动等使患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致使毛细血管长期扩张。
近年来有人认为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症状:分为三期
一、红斑期:红斑初发于鼻尖和鼻翼,红斑进而持续不退,并伴毛细血管扩张。
二、丘疹脓疱期:鼻尖及其两侧面颊出现丘疹、脓疱,抟细血管扩张更明显。
三、鼻赘期:由于长期慢性充血,致使鼻部结缔组织增生,鼻尖肥大形如鼻赘,表面高低不平,皮脂腺口扩大,能挤出白色粘稠的皮脂,毛细血管更显著。
【诊断】
皮损主要在以鼻为中心及其周围部位,具有典型症状,好发于中年人,自觉症状轻,慢性经过。
【治疗】
调整胃肠功能及内分泌障碍,忌饮酒,勿食辛辣食物,避免冷热刺激等。
内服维生素B族类药物,如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灭滴灵,0.2克,一日三次,四环素0.25克,一日四次。
冷冻疗法:适于显著毛细血管扩张,亦或用特制 手术刀将毛细血管切割断。

- 酒渣鼻《皮肤性病学》
- 酒糟鼻《证治准绳·杂病》
- 酒渣鼻《临床激光治疗学》
- 酒糟《饮食须知》
- 酒渣鼻《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酒糟《本草易读》
- 酒渣鼻《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酒饮方三首《外台秘要》
- 酒渣鼻《中医外科学》
- 酒依赖《老年百病防治》
- 酒渣鼻秘方《华佗神方》
- 酒泄《中医词典》
- 酒皶鼻《百病自测》
- 酒痰《中医词典》
- 酒齄鼻《中医名词词典》
- 酒嗽《中医词典》
- 酒齄鼻《中医词典》
- 酒食醉饱死《洗冤集录》
- 酒胀《中医名词词典》
- 酒食所伤《儒门事亲》
- 酒胀《中医词典》
- 酒食衄《中医词典》
- 酒症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酒食不消散《儒门事亲》
- 酒症丸《儒门事亲》
- 酒湿泄《中医词典》
- 酒痔《中医词典》
- 酒肉胀闷《奇效简便良方》
- 酒煮大黄丸《目经大成》
- 酒人多中风说《叶选医衡》
- 酒煮黄连丸《医方考》
《皮肤性病学》
- 第一章 皮肤的解剖组织学及生理
- 第二章 皮肤病理组织的基本变化
- 第三章 皮肤病的免疫学基础
- 第四章 皮肤病的症状及诊断
- 第五章 皮肤病的治疗及预防
- 第六章 化脓性皮肤病
- 第七章 皮肤真菌病
- 第八章 病毒性皮肤病
- 第九章 麻风病 Leorsy ,Lepra
- 第十章 皮炎湿疹皮肤病
-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Confact Dermafifis)
- 第二节 湿疹(Eczema)
- 第三节 异位性皮炎(Afodic dermafifis)
- 第四节 药物性皮炎(Dermafifis medicamentosa)
- 第十一章 风团及红斑性皮肤病
- 第一节 荨麻疹(Urticaria)
- 第二节 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 urticaria)
- 第三节 多形红斑(Erythema multforme)
- 第四节 结节性红斑(Eryfhema modosum)
- 第十二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 第十三章 瘙痒性皮肤病
- 第十四章 昆虫性皮肤病
- 第十五章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 第十六章 大疱性皮肤病
- 第一节 天疱疮(Pemphigus)
- 第二节 疱疹样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 (Duhring)
- 第三节 大疱性类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 附 疱疹样天疱疮(Herpetiforn Pemphigus)
- 第十七章 维生素缺乏皮肤病
- 第十八章 皮肤附件病及其它常见病
- 第一节 寻常性痤疮
- 第二节 皮脂溢出 Seborrhea
- 第三节 脂溢性皮炎 Dermatitis Seborrheica
- 第四节 酒渣鼻 Rosacea
- 第五节 斑秃(Alopecia Areata)
- 第六节 白癜风(Vvitiligo)
- 第十九章 性传播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