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何侧心室或心房受累有密切关系。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主要是由于左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肺瘀血、肺水肿;而右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是由于右心房和(或)右心室衰竭引起体循环静脉瘀血和水钠潴留。在发生左心衰竭后,右心也常相继发生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全心衰竭。出现右心衰竭时,左心衰竭症状可有所减轻。
一、左心衰竭
(一)呼吸困难 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由于急性或慢性肺瘀血和肺活量减低所引起。轻者仅于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发生呼吸困难,休息后很快消失,故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此由于劳动促使回心血量增加,在右心功能正常时,更促使肺瘀血加重的缘故。随病情的进展,轻度体力活动即感呼吸困难,严重者休息时也感呼吸困难,以致被迫采取半卧位或坐位,称为端坐呼吸(迫坐呼吸)。因坐位可使血液受重力影响,多积聚在低垂部位如下肢与腹部,回心血量较平卧时减少,肺淤血减轻,同时坐位时横膈下降,肺活量增加,使呼吸困难减轻。
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一种表现,病人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咳嗽频繁,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轻者坐起后数分钟,症状即告消失,重者发作时可出现紫绀、冷汗、肺部可听到哮鸣音,称心脏性哮喘。严重时可发展成肺水肿,咯大量泡沫状血痰,两肺满布湿罗音,血压可下降,甚至休克。
(二)咳嗽和咯血 是左心衰竭的常见症状。由于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引起,多与呼吸困难并存,咯血色泡沫样或血样痰。
(三)其它 可有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严重脑缺氧时可出现陈一斯氏呼吸,嗜睡、眩晕,意识丧失,抽搐等。
(四)体征 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心尖区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两肺底部可听到散在湿性罗音,重症者两肺满布湿罗音并伴有哮鸣音,常出现交替脉。
二、右心衰竭
(一)上腹部胀满 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此多由于肝、脾及胃肠道充血所引起。肝脏充血、肿大并有压痛,急性右心衰竭肝脏急性淤血肿大者,上腹胀痛急剧,可被误诊为急腹症。长期慢性肝淤血缺氧,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最终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肝功能呈现不正常或出现黄疸。若有三尖瓣关闭不全并存,触诊肝脏可感到有扩张性搏动。
(二)颈静脉怒张 是右心衰竭的一个较明显征象。其出现常较皮下水肿或肝肿大为早,同时可见舌下、手臂等浅表静脉异常充盈,压迫充血肿大的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此称肝一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三)水肿 右心衰竭早期,由于体内先有钠、水潴留,故在水肿出现前先有体重的增加,体液潴留达五公斤以上时才出现水肿。心衰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卧床病人常有腰、背及骶部等低垂部位明显,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下肢水肿多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常伴有夜间尿量的增加,此因夜间休息时的回心血量较白天活动时为少,心脏尚能泵出静脉回流的血量,心室收缩末期残留血量明显减少,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力的增高均有所减轻,因而水肿减轻或消退。
少数病人可有胸水和腹水。胸水可同时见于左、右两侧胸腔,但以右侧较多,其原因不甚明了,由于壁层胸膜静脉回流至腔静脉,脏层胸膜静脉回流至肺静脉,因而胸水多见于全心衰竭者。腹水大多发生于晚期,多由于心源性肝硬化所引起。
(四)紫绀 右心衰竭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紫绀,最早见于指端、口唇和耳廓,较左心衰竭者为明显。其原因除血液中血红蛋白在肺部氧合不全外,常因血流缓慢,组织从毛细血管中摄取较多的氧而使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有关(周围型紫绀)。严重贫血者紫绀可不明显。
(五)神经系统症状 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重者可发生精神错乱,此可能由于脑淤血,缺氧或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六)心脏体征 主要为原有心脏病表现,由于右心衰竭常继发于左心衰竭,因而左、右心均可扩大。右心室扩大引起三尖瓣关闭不全时,在三尖瓣听诊可听到吹风性收缩期杂音。由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淤血症状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可因右心衰竭的出现而减轻。
三、全心衰竭 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为主。

- 临床表现《心脏病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儿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儿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儿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儿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儿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儿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儿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儿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儿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外科学总论》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外科学总论》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普通外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普通外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普通外科学》
- 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临床表现《普通外科学》
《心脏病学》
- 第一节 循环系统总论
- 循环系统的解剖生理要点
-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方法
-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史特点
- 二、体格检查
- 三、化验检查
- 四、心电图检查
- 五、胸部X线检查
- 六、心机械图
- 七、超声心动图检查
- 八、放射性核素检查
- 九、心导管检查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 十、动态心电图
- 十一、心向量图
- 十二、其他检查方法
-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
- 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的进展
- 第二节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 第三节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s)
- 概论
- 心律失常的分类
- 心律失常的发生的机理
- 快速性心律失常
- 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
- 窦性心动过速(Sinustachycardia)
-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AtrialFlutter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 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Ventriculer Flutterand Ventriculer Fibrillation)
-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Syndrome)
- 缓慢性心律失常
- 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
- 逸搏与逸搏心律(Escape Beatand Escape Rhythms)
-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 心室内传导阻滞(IntraventricularBlock)
-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
- 第四节 风湿热(Rheumatic Fever)
- 第五节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Rheumatic Valvular Disease)
- 第六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 第七节 高血压病(Hypertension)
- 第八节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 第九节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Congeni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心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 肺动脉口狭窄(Pulmonry stenosis)
- 法乐氏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 第十节 心肌疾病
- 第十一节 心包炎(Pericarditis)
- 第十二节 梅毒性心血管病(Syphili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第十三节 心性猝死(Cardiogenic Sudden Death)
- 第十四节 非风湿性二尖瓣返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