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苦

《本草图经》书籍目录

茗、苦 (图),旧不着所出州郡,今闽浙、蜀荆、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

《尔雅》所谓 ,苦。郭璞云∶木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茗、 ,蜀人谓之苦荼是也。今通谓之茶。茶、荼声近,故呼之。春中始生嫩叶,蒸焙去苦水,末之乃可饮。与古所食,殊不同也。《茶经》曰∶茶者,南方佳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木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 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荼,二曰 ,三曰 (音设),四曰茗,五曰 。又曰茶之别者,其枳壳芽,枸杞芽,枇杷芽,皆治风疾。又有皂荚芽,槐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故今南人输官茶,往往杂以众叶,惟茅芦、竹箬之类不可入,自余山中草木芽叶,皆可和合。椿、柿尤奇。真茶性极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疾。《茶谱》云∶蒙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人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当以春分之先后,多耩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外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其僧如说,获一两余,服未尽而病瘥。其四顶茶园,采摘不废。惟中峰草木繁密,云雾蔽亏,鸷兽时出,故人迹不到矣。近岁稍贵此品,制作亦精于他处,其性似不甚冷,大都饮茶少则醒神思,过多则致疾病,故唐《母景茶饮序》云∶释滞消壅,一日不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是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图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图经》书籍目录
  1. 茗、苦《本草图经》
  2. 茗(茶)《食疗本草》
  3. 茗、苦?《证类本草》
  4. 《本草乘雅半偈》
  5. 茗、苦荼《新修本草》
  6. 《得配本草》
  7. 茗茶《本草择要纲目》
  8. 《本经逢原》
  9. 茗苦《本草衍义》
  10. 《本草纲目》
  11. 茗苦KT《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2. 鸣谢《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13. 茗苦茶《汤液本草》
  14. 鸣显《中医词典》
  15. 茗苦荼茗《千金翼方》
  16. 鸣条律畅《中医词典》
  17. 冥病《中医词典》
  18. 鸣天鼓《中医词典》
  19. 冥冥《中医词典》
  20. 鸣胎《中医词典》
  21. 冥视《中医词典》
  22. 鸣靡启坼(chè彻)《中医词典》
  23. 《中医词典》
  24. 明肿疡虚实论《外科启玄》
  25. 瞑眩《中医名词词典》
  26. 明治法《石室秘录》
  27. 瞑眩《中医词典》
  28. 明月映牡丹《保健药膳》
  29. 瞑眩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0. 明月砂《本草易读》
  31. 《中医词典》

《本草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