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疮、溺死、犬伤、蛇伤、脉绝、痈疽
疔生面上与口角.须灸合谷疮即落.若生手上灸曲池.若生背上肩井索.三里委中临泣中.
三十六息椎针入.入内须当定浅深.追核大小勿出核.三上三下乃出针.天池章门临泣等.
支沟阳辅百壮真.复兼肩井手三里.肩井随年壮为吟.痈疽发背肩井攻.再兼一穴是委中.
以蒜片贴疮上灸.如不疼兮灸至疼.愈多愈好是此病.若疼宜灸至不疼.溺水死者虽经宿.
细按神经亦可救.即解死人衣带开.速急把他脐中灸.假如人被狂犬伤.当时须灸咬处疮.
凡人若是蛇伤者.亦把咬处灸三壮.仍以蒜片贴咬处.灸在蒜上即安康.人脉微细不见临.
或时无有不可寻.少阴经兮复溜穴.此穴宜刺圆利针.针至骨处顺针去.下刺候回阳脉临.
阳脉生时方稳当.方乘此际可出针.痈疽疮毒实难医.患人须将竹马骑.薄篾用量患人手.
尺泽头纹横比齐.起循手臂至中指.尖上截断斯为宜.竹杠两头置凳上.患人去衣方可骑.
须当以足微点地.比篾头安竹杠皮.循内直上篾尽处.医者须当墨点记.只是取中非灸区.
更以薄篾量中指.中节两纹为一寸.将篾以墨点为主.点上两傍各一寸.是穴各灸五七炷.
或五或七不可多.此法灸之无不愈.

- 疔疮、溺死、犬伤、蛇伤、脉绝、痈疽《针灸聚英》
- 疔疮(疡 鱼脐疮 窝疮 疳疮)《针灸资生经》
- 疔疮不破秘方《华佗神方》
- 疔疮(外科理例 上)《古今医统大全》
- 疔疮部《外科方外奇方》
- 疔疮(附金疮)《经验丹方汇编》
- 疔疮出血秘方《华佗神方》
- 疔疮《宋本备急灸法》
- 疔疮初起《奇效简便良方》
- 疔疮《立斋外科发挥》
- 疔疮恶疮痈百膏异方《幼科铁镜》
- 疔疮《外科启玄》
- 疔疮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疔疮《奇效简便良方》
- 疔疮候《诸病源候论》
- 疔疮《奇效简便良方》
- 疔疮缓候《中医词典》
- 疔疮《外科证治全书》
- 疔疮急候《中医词典》
- 疔疮《丁甘仁医案》
- 疔疮久不瘥候《诸病源候论》
- 疔疮《外科理例》
- 疔疮论《青囊秘诀》
- 疔疮《急救广生集》
- 疔疮论《外科正宗》
- 疔疮《医学心悟》
- 疔疮论《外科集验方》
- 疔疮《外科心法要诀》
- 疔疮门(附癣疮 疮)《丹台玉案》
- 疔疮《万病回春》
- 疔疮门(一则)《辨证录》
《针灸聚英》
- 作者:高武 朝代:明·嘉靖八年 年份:公元1529年
- 引
- 凡例
- 卷一上
- 卷一下
- 卷二
- 卷三
- 铁针
- 煮针
- 火针
- 温针
- 折针
- 晕针
- 针灸伤
- 暖针
- 呼吸
- 补泻
- 十四法
- 八法
- 四法
- 下针法
- 出针法
- 人身左右补泻不同
- 男女气血
- 古人不行针知针理
- 艾叶
- 艾炷大小
- 点艾火
- 壮数多少
- 阿是穴
- 治灸疮令发
- 洗灸疮
- 贴灸疮
- 小儿戒逆灸
- 相天时
- 忌食物房劳
- 避人神
- 炷火
- 炷火先后
- 针灸避忌太乙图序
- 冬至叶蛰宫说
- 月内人神所在
- 每月血支
- 每月血忌
- 十二支人神
- 十二日人神
- 十二时忌
- 十二岁人神
- 九部傍通人神
- 新忌傍通
- 四季人神
-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 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
- 卷四上
- 十四经穴歌
- 十四经步穴歌
- 十二经脉歌
- 奇经八脉歌
- 流注指微赋
- 标幽赋
- 通玄指要赋
- 灵光赋
- 席弘赋
- 玉龙赋
- 拦江赋
- 肘后歌
- 百证赋
- 天元太乙歌
- 铜人指要赋
- 禁针穴歌
- 禁灸穴歌
- 行针指要歌
- 补泻雪心歌
- 经脉交会八穴歌
- 十五络穴歌
- 十二经脉昼夜流注歌
- 十二原穴歌
- 八会穴歌
- 脏腑七募穴歌
- 薛真人天星十二穴歌
- 卷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