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聚英》书籍目录

刘氏曰.此疾与中风颠狂.小儿急慢惊相类.原其所由.或在母腹中受惊.或因闻大惊而得心窍.治法必当寻火寻痰而治.丹溪曰.不必分六畜牛马鸡犬.大率主痰火.

洁古云.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各二七壮.千金方.惊痫按图灸之.一小儿四岁.

与长

阴厥脉绝.气海脏结.阴汗不止.腹胀肠鸣.面黑.指甲青.石关、关元.宜灸百壮.

阳陵刘氏曰.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则沉寒痼冷.二则无脉知阳绝也.三则腹皮急而阳陷也.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医学发明云.陷下则灸之.天地间阴阳二气而已.阳在外在上.

阴在内在下.今言陷下者.阳气下陷入阴血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覆其阳.脉证俱见寒在外者.则灸之.异法方宜论云.北方之人.宜灸 也.为冬寒火旺.伏阳在内.皆宜灸之.以至理论.则肾主脏.藏阳气在内.冬三月.主闭藏是也.若太过则病.固宜灸 .此阳明陷入阴水之中是也.难经曰.热病在内.取会之气穴.为阳陷入阴中.取阳气通天之窍穴.以火引火而道之.此宜灸 也.若将有病.一概灸之.岂不误哉.如仲景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又云.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脉浮热甚而灸之.此为实实而虚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此仲景伤寒例.

按明堂针经条下.所说禁忌明矣.内经云.脉之所见邪之所在.脉沉者.邪气在内.脉浮者不渴.欲覆浓衣.常恶寒.手足厥.皮肤干枯.其脉必沉细而迟.但有一二证.皆宜灸之.

阳气陷故也.若身热恶热.时见躁作.或面赤黄.咽干嗌干口干.舌上黄赤.时渴.咽嗌痛.皆热在外也.但有一二证.皆不宜灸.其脉必浮数.或但数亦不可灸.灸之灾害立生.若有鼻不闻香臭.鼻流清涕.或欠或嚏.恶寒.其脉必沉.是脉证相应也.或轻手得弦紧者.

是阴伏其阳也.虽面赤宜灸之.不可拘于面赤色而禁之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聚英》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聚英》书籍目录
  1. 《针灸聚英》
  2. 《陈氏幼科秘诀》
  3. 痫(病因痫发,故字从痫。)《顾松园医镜》
  4. 《保幼新编》
  5. 痫病《普济方·针灸》
  6. 《金匮钩玄》
  7. 痫病《证治汇补》
  8. 《针灸素难要旨》
  9. 痫病《仁术便览》
  10. 《丹溪心法》
  11. 痫病《中医内科学》
  12. 《儒门事亲》
  13. 痫瘥不能语《幼幼新书》
  14. 《古今医案按》
  15. 痫瘥而喑《中医词典》
  16. 《古今医案按》
  17. 痫瘥而喑《证治准绳·幼科》
  18. 《证治准绳·杂病》
  19. 痫瘥复发《幼幼新书》
  20. 《证治准绳·类方》
  21. 痫瘥身面肿《幼幼新书》
  22. 《张氏医通》
  23. 痫方三首《外台秘要》
  24. 《证治准绳·幼科》
  25. 痫风兼脑充血《医学衷中参西录》
  26. 《医述》
  27. 痫疯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28. 《医学入门》
  29. 痫候《幼幼新书》
  30. 《医学入门》
  31. 痫候《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