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图)
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
大指之次指.谓食指也.手阳明大肠经也.凡经脉之道.阴脉行手足之里.阳脉行手足之表、三间.以出合谷两骨之间.复上入阳 两筋之中.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 外前廉上肩.
自阳 而上.循臂上廉之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入肘外廉之曲池.循 外前廉.历肘 、五里、臂 .络 会.上肩至肩 穴也.
出 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上.
肩端两骨间为 骨.肩胛上际会处为天柱骨.出 骨前廉.循巨骨穴.上出柱骨之会上.会于大椎.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自大椎而下入缺盆.循足阳明经脉外.络绕肺脏.复下膈.当天枢之分.会属于大肠也其支别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缝中.
头茎为颈.耳以下曲处为颊.口前小者为齿.其支别者.自缺盆上行于颈.循天鼎、扶突.上贯于颊.入下齿缝中.
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唇口上.鼻柱下.为人中.既入齿缝.复出夹两口吻.相交于人中之分.左脉之右.右脉之左.上挟鼻孔.循禾 、迎香而终.以交于足阳明也.
是经气血俱多.卯时气血注此.受手太阴之交.凡二十穴.左右共四十穴.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刺深无过二分.其留无过一呼.过此者.则脱气.
商阳(一名绝阳)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阳明大肠脉所出为井.金.铜人.灸颐颔肿.齿痛.恶寒.肩背急.相引缺盆中痛.目青盲.灸三壮.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立已.
二间(一名间谷) 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溜为荥.水.大肠实泻之.铜人.黄.口干口 .急食不通.伤寒水结.东垣曰.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深取阳明、少阴之荥俞二间、三间.
三间(一名少谷) 食指本节后内侧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注为俞.木.铜人.针三分.留三.气喘.目 急痛.吐舌.戾颈.喜惊.多唾.急食不通.伤寒气热.身寒结水.
合谷(一名虎口) 手大指次指岐骨间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过为原.虚实皆拔之.铜人.针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白翳.头痛.下齿龋.耳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儿单乳蛾.按合谷妇人妊娠.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详见足太阴脾经三阴交下.
阳 (一名中魁) 腕中上侧两筋间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行为经.火.铜人.针三分.留七疾.寒咳.呕沫.喉痹.耳鸣耳聋.惊掣肘臂不举.痂疥.
偏历 腕中后三寸.手阳明络脉.别走太阴.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明下.灸五风汗不出.利小便.实则龋聋.泻之.虚则齿寒痹鬲.补之.
温溜(一名逆注 一名池头) 腕后大士五寸.小士六寸.明堂.在腕后五寸六寸间.铜人..风逆四肢肿.吐舌口舌痛.喉痹.
下廉 辅骨下.去上廉一寸.辅锐肉分外.铜人.斜针五分.留二呼.灸三壮.主飧泄.劳.癖.腹痛若刀刺不可忍.飧泄.腹胁痛满.狂走.侠脐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唇干涎出.乳痈.
上廉 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铜人.斜针五分.灸五壮.主小便难、黄赤.肠鸣.胸痛.偏风半身不遂.骨髓冷.手足不仁.喘息.大肠气.脑风头痛.
三里(一名手三里) 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锐肉之端.铜人.灸三壮.针二分.主霍乱遗失.失音.齿痛.颊颔肿.瘰 .手臂不仁.肘挛不伸.中风口 .手足不随.
曲池 肘外辅骨.屈肘两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阳明大肠脉所入为合.土.素注.
针五余日.更灸止二百.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恶风邪气.泣出.喜忘.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臂膊疼痛.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螈 癫疾.举体痛痒如虫啮.皮脱作疮.皮肤痂疥.妇人经脉不通.
肘 肘大骨外廉陷中.铜人.灸三壮.针三分.主风劳嗜卧.臂痛不举.肩重腋急.肘臂麻木不仁.
五里 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脉中央.铜人.灸十壮.素问.大禁针.主风劳惊恐.吐血咳嗽.肘臂痛.嗜卧.四肢不得动.心下胀满.上气.身黄.时有微热.瘰 .
臂 肘上七寸 肉端.肩 下一寸.两筋两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手阳明络.
手足太
过三五分.主臂细无力.臂痛不得向头.瘰 .颈项拘急.
肩 (一名中肩井 一名扁骨) 膊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间陷者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足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瘥.灸不畏细.刺即泄肩臂热气.明堂.针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不及针.以平手取其穴.灸七壮增至二七.素注.针一寸.灸五壮.又云针六分.留六呼.主中风手足不随.偏风风痪风 风病.半身不遂.热风肩中热.头不可回顾.肩臂疼痛.臂无力.手不可向头.挛急.风热瘾疹.颜色枯焦.劳气泄精.伤寒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唐、鲁州刺史厍狄钦风痹.不得挽弓.甄权使钦彀弓矢向堋立.针肩 .针进即可射.
巨骨 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手阳明、阳跷之会.铜人.灸五壮.针一寸半.明堂正卧.明下.灸三壮.主惊痫.破心吐血.臂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
天鼎 颈缺盆上.直扶突后一寸.素注.针四分.铜人.灸三壮.针三分.明堂.灸七壮.主喉痹嗌肿.不得息.饮食不下.喉鸣.
扶突(一名水穴) 气舍上一寸五分.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仰而取之.铜人哽.
禾 (一名长颊) 鼻孔下.侠水沟旁五分.铜人.针三分.灸三壮.主尸厥及口不可开.鼻疮息肉.鼻塞不闻香臭.鼽衄.
迎香 禾 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手阳明、足阳明之会.铜人.针三分.留三呼.不宜灸多涕.鼽衄有疮.鼻有息肉.

- 手阳明大肠经《针灸聚英》
- 手阳明大肠经《针灸神书》
- 手阳明大肠经《子午流注针经》
- 手阳明大肠经《针灸神书》
-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凡四十二穴)《经穴汇解》
- 手阳明大肠经《秘传眼科龙木论》
-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共四十穴)《经络汇编》
- 手阳明大肠经《脉诀汇辨》
- 手阳明大肠经(左右手及臂凡二十八穴)《金针秘传》
- 手阳明大肠经《普济方·针灸》
- 手阳明大肠经病《中医词典》
- 手阳明大肠经《中医基础理论》
- 手阳明大肠经二十穴远近法《备急千金要方》
- 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词典》
-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 手阳明大肠经《圣济总录》
- 手阳明大肠经六穴配合四十二法《针灸神书》
- 手阳明大肠经《中医名词词典》
- 手阳明大肠经脉歌《万病回春》
- 手阳明大肠及臂.凡二十八穴《经穴汇解》
- 手阳明大肠经图《经络考》
- 手阳明标本《中医词典》
- 手阳明大肠经图《医学指归》
- 手阳明《疡医大全》
- 手阳明大肠经穴《中医词典》
- 手阳明《中医词典》
- 手阳明大肠经穴《类经图翼》
- 手丫枝痛《奇效简便良方》
- 手阳明大肠经穴《重楼玉钥》
- 手丫发《外科心法要诀》
-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针灸大成》
《针灸聚英》
- 作者:高武 朝代:明·嘉靖八年 年份:公元1529年
- 引
- 凡例
- 卷一上
- 卷一下
- 卷二
- 卷三
- 铁针
- 煮针
- 火针
- 温针
- 折针
- 晕针
- 针灸伤
- 暖针
- 呼吸
- 补泻
- 十四法
- 八法
- 四法
- 下针法
- 出针法
- 人身左右补泻不同
- 男女气血
- 古人不行针知针理
- 艾叶
- 艾炷大小
- 点艾火
- 壮数多少
- 阿是穴
- 治灸疮令发
- 洗灸疮
- 贴灸疮
- 小儿戒逆灸
- 相天时
- 忌食物房劳
- 避人神
- 炷火
- 炷火先后
- 针灸避忌太乙图序
- 冬至叶蛰宫说
- 月内人神所在
- 每月血支
- 每月血忌
- 十二支人神
- 十二日人神
- 十二时忌
- 十二岁人神
- 九部傍通人神
- 新忌傍通
- 四季人神
-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 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
- 卷四上
- 十四经穴歌
- 十四经步穴歌
- 十二经脉歌
- 奇经八脉歌
- 流注指微赋
- 标幽赋
- 通玄指要赋
- 灵光赋
- 席弘赋
- 玉龙赋
- 拦江赋
- 肘后歌
- 百证赋
- 天元太乙歌
- 铜人指要赋
- 禁针穴歌
- 禁灸穴歌
- 行针指要歌
- 补泻雪心歌
- 经脉交会八穴歌
- 十五络穴歌
- 十二经脉昼夜流注歌
- 十二原穴歌
- 八会穴歌
- 脏腑七募穴歌
- 薛真人天星十二穴歌
- 卷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