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络经

《针灸聚英》书籍目录

手厥阴心包络经(图)

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鬲.历络三焦.

手厥阴受足少阴之交.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由是下鬲.历络于三焦之上脘中脘.及脐下一寸下焦之分也.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

胁上际为腋.自属心包上循胸出胁.下腋三寸天池穴.上行抵腋下.下循 内之天泉穴.以介手太阴、少阴两经之中间.入肘中之曲泽也.

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由肘中下臂.行臂两筋之间.循 门、间使、内关、大陵入掌中劳宫穴.循中指出其端之中冲云.

其支别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小指次指.无名指也.自小指而逆数之.则为次指.云其支别者.自掌中劳宫穴别行.

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于手少阳也.

此经多血少气.戌时气血注此.受足少阴之交.凡九穴.左右共一十八穴.

天池(一名天会) 腋下三寸.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橛肋间.手足厥阴、少阳之会.铜人.灸下肿.上气.寒热 疟.

天泉(一名天湿) 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铜人.针六分.灸三壮.主目KT KT 不明.恶风寒.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臂内廉痛.

曲泽 肘内廉下陷中.屈肘得之.心包络脉所入为合.水.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七呼头清汗出不过肩.伤寒逆气呕吐

掌后去腕五寸.手厥阴心包络脉 .铜人.针三分.灸五壮.主呕血衄血.心痛呕哕.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间使 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心包络脉所行为经.金.素注.针六分.留七呼.铜人.

针三.呕沫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中风气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语.咽中如梗.鬼邪.霍乱干呕妇人月水不调.血结成块.小儿客忤

内关 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与外关相对.手心主之络.别走少阳.铜人.针五分.灸三壮.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目赤.支满肘挛.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大陵 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手厥阴心包络脉所注为俞.土.心包络实.泻之.铜人.针五烦心.心悬若饥.心痛掌热.喜悲泣惊恐.目赤目黄.小便如血.呕哕无度.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 疮疥癣.东垣曰.胃气下溜.五脏气乱.在于心者.取之心主之俞大陵.同精导气.以复其本位.

劳宫(一名五里 一名掌中) 掌中央动脉.铜人.屈无名指取之.资生.屈中指取之.滑氏留六呼.铜人.灸三壮.明堂.针二分.得气即泻.只一度.针过两度.令人虚.禁灸.灸令人息肉日加.主中风.善悲笑不休.手痹.热病数日汗不出.怵惕.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疮.胸胁支满.黄胆目黄.小儿龈烂.

中冲 手中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陷中.心包络脉所出为井.木.心包络虚.补之.铜人.针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治.其治在脐旁.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内而出以传道.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三焦.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滑氏曰.三焦.相火也.火能腐熟水谷.万物焦从火.火亦腐物之气.命名取义.或有在于气融会于其间.熏蒸鬲膜.发达皮肤分肉.营运四旁上中下.各随其所属部分而名之.实元气之别使也.是故虽无其形.倚内外之形而得名.虽无其实.合内外之实而为位者也.三因方云.古人谓左为肾脏.其腑膀胱.右为命门.其腑三焦.三焦者.有脂膜如手大.正.三焦当如此说.有形可见为是.扁鹊乃云.三焦有位无形.而叔和辈失其旨意.遽云无状有名.俾后学承谬不已.且名以召实.无实奚名.果无其形.尚何藏精系胞为哉.其所谓三焦者何也.上焦在膻中.内应心.中焦在中脘.内应脾.下焦在脐下.即肾间动气.分布人身.有上中下之异.方人湛寂.欲想不兴.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脉.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于命门输泻而去.故号此府为三焦耳.世承叔和之弊而不悟.可为长太息也.初甚异其说.及为齐从事.(以下医说.载之龙川志.)有一举子徐遁者.石守道之婿也.少尝医疗病.有精思.曰.齐尝大饥.群丐相脔而食.有一人皮肉尽而骨脉全者.视其五脏.见右肾之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夹脊而上贯脑.意此则导引家所谓夹脊双关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为三焦也.所见默合.可以证古人之谬.

丹溪朱氏曰.三焦以焦.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主乎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以生物.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聚英》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聚英》书籍目录
  1. 手厥阴心包络经《针灸聚英》
  2. 手厥阴心包络经《针灸神书》
  3. 手厥阴心包络经(左右共一十八穴)《经络汇编》
  4. 手厥阴心包络经《脉诀汇辨》
  5. 手厥阴心包络经步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6. 手厥阴心包经穴《中医词典》
  7. 手厥阴心包络经脉歌《万病回春》
  8. 手厥阴心包经病《中医词典》
  9. 手厥阴心包络经配合四十三法《针灸神书》
  10. 手厥阴心包经《子午流注针经》
  11.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类经图翼》
  12.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汇解》
  13.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重楼玉钥》
  14. 手厥阴心包经《针灸神书》
  15.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分寸歌《医学集成》
  16. 手厥阴心包经《普济方·针灸》
  17.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歌《针灸大成》
  18. 手厥阴心包经《中医基础理论》
  19.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20. 手厥阴心包经《中医词典》
  21.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图《古今医统大全》
  22. 手厥阴心包经《中医名词词典》
  23.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图及歌括《金针秘传》
  24. 手厥阴络脉《中医词典》
  25. 手厥阴心包络图《经络考》
  26. 手厥阴井:中冲《针灸大成》
  27. 手厥阴心包络之经左右十六穴《针灸大全》
  28. 手厥阴经穴主治《针灸大成》
  29. 手厥阴心主包络之经《子午流注针经》
  30. 手厥阴经筋《中医词典》
  31. 手厥阴心主及臂.凡十六穴《经穴汇解》

《针灸聚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