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论
汪石山论寒热互发者,盖气少不能营运,而滞于血分,故发热;血少不能流利,而滞于气分,故发寒。仲景云∶阳入于阴则热,阴入于阳则寒,是也。寒则战栗鼓颔者,阴邪入于阳分也;热则咳痰不已者,阳邪入于阴分也。此则阴阳两虚,故相交并而然也。
慎斋云∶伤寒寒热往来,系邪在半表半里;内伤寒热,系气血两虚。气虚则发热,血虚则发寒。
凡肌表发热,皆邪阳胜,正阳虚也。用黄 、附子,所以助阳。盖阳气既虚,黄 性缓,不能到表,须得附子雄壮之气,引 直走于表,助之成功也。

- 寒热论《慎柔五书》
- 寒热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寒热瘰方一十一首《外台秘要》
- 寒热论《中藏经》
- 寒热瘰疬《黄帝内经太素》
- 寒热类伤寒证《伤寒九十论》
- 寒热脉紧《伤寒说意》
- 寒热厥候《诸病源候论》
- 寒热脉紧证十三 阳明六十四《伤寒悬解》
- 寒热厥后《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 寒热门《张氏医通》
- 寒热厥《黄帝内经太素》
- 寒热门汤类《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寒热结实候《诸病源候论》
- 寒热能食不生肌肉《幼幼新书》
- 寒热结实《幼幼新书》
- 寒热疟候《诸病源候论》
- 寒热兼行之剂《金匮翼》
- 寒热篇《景岳全书》
- 寒热候《诸病源候论》
- 寒热胜负《四圣悬枢》
- 寒热怪病《奇方类编》
- 寒热食不消《幼幼新书》
- 寒热腹痛《幼幼新书》
- 寒热似疟《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寒热二厥《医学纲目》
- 寒热手法《子午流注说难》
- 寒热错杂《中医词典》
- 寒热舒肝篇《外经微言》
- 寒热错杂《中医名词词典》
- 寒热顺逆《内经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