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逆传致病诀
汪石山云∶余治一人,年二十余,病咳嗽、呕血、盗汗,或肠鸣作泄,午后发热。诊其脉,细数无伦次。语之曰∶《难经》云∶七传者,逆经传也。初因肾水涸竭,是肾病矣。肾邪传之于心,故发热而夜重;心邪传之于肺,故咳嗽而汗泄;肺邪传之于肝,故胁痛而气壅;肝邪传之于脾,故肠鸣而作泄;脾邪复传之于肾,而肾不能再受邪矣。今病兼此数者,死不出旬日之外,果期而殁。所云邪者因自病之极,不能自安而侵凌于上也。(随笔承制生化论∶自虚为人所乘其势顺;自病而反能乘人,其势逆,即此义。)

- 五脏逆传致病诀《慎柔五书》
- 五脏内伤外应见证《读医随笔》
- 五脏疟《中医词典》
- 五脏募俞穴《古今医统大全》
- 五脏衄《中医词典》
- 五脏募穴(聚英)《针灸大成》
- 五脏配五行八卦说《医碥》
- 五脏募穴《针灸聚英》
- 五脏平病死脉胃气为本《类经》
- 五脏募穴《针灸易学》
- 五脏平脉《诊家枢要》
- 五脏命分《黄帝内经太素》
- 五脏平脉《医学摘粹》
- 五脏脉诊《黄帝内经太素》
- 五脏平脉《明医杂着》
- 五脏脉象《灵素节注类编》
- 五脏平脉《时方妙用》
- 五脏脉所属《备急千金要方》
- 五脏平脉《诊家正眼》
- 五脏脉《古今名医汇粹》
- 五脏平脉《脉诀刊误》
- 五脏六腑之海《中医词典》
- 五脏气《中医词典》
- 五脏六腑胀《针灸甲乙经》
- 五脏气脱凶死诀《幼科推拿秘书》
- 五脏六腑用药气味补泻《痰火点雪》
- 五脏气虚《千金翼方》
-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针灸甲乙经》
- 五脏热《中医词典》
-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针灸甲乙经》
- 五脏热《证治准绳·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