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症调护法
凡产育之难者,皆因坐产太早,用力太过,遂有横生倒产之危。且脐腹疼痛之初,自儿身才转多未顺,且宜慎之。
一、儿身未顺,生路未正,产妇用力一逼,令儿偏生或左倾,虽儿逼门而不成下,但云儿已露顶,非顶也,或左右额角也,用力一逼即下。若是头之后骨逼在谷道,儿露顶未正,当令稳婆熟手急于谷道轻推头正,然后用力一逼儿下。此全在稳婆之良,医药为次也。若胎水未落,痛者开口,危甚。
一、儿先露手足,以盐涂足底,急搔之,并以盐涂母腹上,又以小绢针于儿手足,以针入一二分,以盐擦其上,轻轻送入,儿痛惊转一缩,当即回顺。(针刺之法,防儿痛上奔,母命有碍。)

- 异症调护法《胎产指南》
- 异症《轩岐救正论》
- 异症医方《胎产指南》
- 异证《古今医案按》
- 异治法《石室秘录》
- 异者衰之《中医词典》
- 异种肝移植《临床肝移植》
- 异者从之《中医词典》
- 异种肝移植的前景《临床肝移植》
- 异远真人《中医词典》
- 异种排异反应《临床肝移植》
- 异烟肼慢灭活《医学遗传学基础》
- 抑癌基因《临床生物化学》
- 异烟肼《药理学》
- 抑癌基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异香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抑本《此事难知》
- 异乡不服水土《奇效简便良方》
- 抑法《中医词典》
- 异物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抑肝化积汤《仁术便览》
- 异物入目《中医词典》
- 抑肝开郁汤《仁术便览》
- 异物眯目《中医眼科学》
- 抑举辨《卫生宝鉴》
- 异物定位《放射诊断学》
- 抑气《女科证治准绳》
- 异戊巴比妥《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抑气散《医方论》
- 异位性皮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抑气养血《女科证治准绳》
《胎产指南》
- 作者:张曜孙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周序
- 原序
- 卷首
- 卷一胎前辨论诸症
- 卷二辨病胎小产弱症医方
- 卷三临产须知异症
- 卷四产后诸症
- 卷五产后禁忌药物
- 卷六
-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 一、产后血块痛
- 二、产后去血多,或劳倦昏暗血晕
- 三、胞衣不下
- 四、产后头痛身热恶寒
- 五、产后乍寒乍热,胁痛或颈痛
- 六、产妇感寒,上攻则心痛,下攻则腹痛,且血块又痛
- 七、产后身热或夜间热或寒热往来
- 八、产后寒热往来,每日应期发作类疟
- 九、产后感寒心下痞满
- 十、产后感风寒咳嗽或身热
- 十一、产后伤食
- 十二、产后忿怒心胸满闷
- 十三、产后大便日久不通
- 十四、产后去血多或汗多,小便涩少或不通
- 十五、产后泄泻
- 十六、产妇
- 十七、产妇心神失守,妄言妄见,似邪,失血之故
- 十八、产妇足冷发厥,血块又痛
- 十九、产妇痢不分红白
- 二十、产后血脱大崩
- 二十一、产后霍乱吐痢
- 二十二、产后遍身痛
- 二十三、产后起居太早,产户感风寒作痛衣被等亦难近身体
- 二十四、产后发痈疽
- 二十五、产妇四肢麻木
- 二十六、产后目痛,昏热赤肿
- 二十七、产后因怒,或偶吐血
- 二十八、产后卒然口噤牙颤,手足抽搐类中风
- 二十九、产后烦躁口渴
- 卷七(上)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 一、论血块
- 二、论血晕
- 三、论产后厥症
- 四、产后血崩
- 五、产后气短似喘
- 六、产后妄言妄见
- 七、产后伤食
- 八、产后忿怒
- 九、产后类疟
- 十、产后类伤寒二阳症
- 十一、产后类中风
- 十二、产后汗
- 十三、治产后盗汗
- 十四、产后口渴或兼小便不利
- 十五、产后类
- 十六、产后泻
- 十七、产后完谷不化
- 十八、产后痢
- 十九、产后霍乱
- 二十、产后呕逆不食
- 二十一、产后水肿(有针刺法附卷七下末篇)
- 二十二、产后怔忡惊悸
- 二十三、产后骨蒸
- 二十四、产后心痛
- 二十五、产后腹痛
- 二十六、产后小腹痛
- 二十七、产后遍身疼痛
- 二十八、产后腰痛
- 二十九、产后淋
- 三十、产后小便数
- 三十一、产妇流注
- 三十二、产后癫狂
- 卷七(下)、增补产后十二症
- 卷八医方类
-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