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
【总括】肛门露出久难收,再感风伤事可忧;况是先传脾胃弱,更详冷热易为瘳。
夫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魄门是也。
巢氏曰∶实热则为大便闭结,虚寒则肛门脱出。有因痢久,里急后重,努力肛开,为外风所吹。或伏暑作泻,肠滑不禁。或禀赋怯弱,易于感冷,亦令大肠虚脱。凡小儿所患泻病,皆因暑湿风热,乘脾胃虚而得。盖风属木,肝木胜则制土,土主脾胃,虚而受制。又湿喜伤脾,因虚受湿,不能分别清浊,水谷交杂则为洞泻。洞泻既久,大肠亦虚。大肠乃手阳明燥金,土虚不能生金,金气既虚则传送之道亦虚。或又为风冷所袭,致肛门脱而不收。法当补脾温胃,宜补中益气汤倍加木香、白芍、粟壳、砂仁、地榆之类,外用伏龙肝敷之及蓖麻膏贴囟门使引上,令其自收,如收尽仍以水洗去其膏。及有湿热积滞于大肠,未经疏荡亦成此疾,宜芍药汤少加大黄以泻其积滞之气,痢止而肛不复脱矣,外宜蟠龙散敷之。大凡手足指热者属热,指寒者属虚,亦是一看法。
久痢不止,将核桃壳烧灰存性为末,看大小,酒服之。或用山楂为末,红者白糖拌,白者红糖拌亦妙。
大抵治痢疾,一二日元气未虚,治宜疏通积滞,此通因通用之法。三四日后不可疏通,恐元气虚也,当清热解毒、调养脾胃为主。
【附方】
伏龙肝(治阴症) 伏龙肝(一两) 鳖头骨(一钱半) 百药煎(二钱)

- 脱肛《幼科折衷》
- 脱肛《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脱肛《中医外科学》
- 脱肛《活幼心书》
- 脱肛《也是山人医案》
- 脱肛《活幼心书》
- 脱肛《金匮钩玄》
- 脱肛《奇效简便良方》
- 脱肛《金匮钩玄》
- 脱肛《奇效简便良方》
- 脱肛《保幼新编》
- 脱肛《丹溪治法心要》
- 脱肛《女科证治准绳》
- 脱肛《回春录》
- 脱肛《陈氏幼科秘诀》
- 脱肛《仁术便览》
- 脱肛《灸法秘传》
- 脱肛《针灸资生经》
- 脱肛(谷道痒痛)《张氏医通》
- 脱肛《丹溪心法》
- 脱肛、肛门作痒《外科大成》
- 脱肛《医学摘粹》
- 脱肛并痔症第七十一问《婴童百问》
- 脱肛《医学摘粹》
- 脱肛部《本草易读》
- 脱肛《卫生易简方》
- 脱肛大小总论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 脱肛《外科大成》
- 脱肛方三首《外台秘要》
- 脱肛《证治汇补》
- 脱肛肛痒《幼科释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