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久患腹痛忽下瘀血而痊

《程杏轩医案》书籍目录

予患腹痛多年,由午餐饭冷强食而起,痛处在脐之上,痛时腹冷,掌按热熨稍瘥。虽盛暑亦必以帛护其腹,饮食渐减,喜暖畏凉,他物食尚相安,惟饭蒸煮未透,或稍冷食则必痛,素嗜瓜果,得疾后不敢尝。向患红,食姜蒜烧酒即发,故忌之。此疾作时,食入阻滞,饮烧酒一二杯,反觉通畅,不但姜蒜不忌,即食椒末辣酱,均与痔红无碍。经云∶痛者寒气多也。证属寒凝气滞无疑。予素畏药,痛发无何,香砂姜萸陈半谷芽神曲之类,服一两剂即罢去,往岁发疏尚轻,惟餐饭不能如常,年来发频且重,不拘何物,餐后必痛。须食下行,其痛方止。于是餐后不敢坐卧,乃学古人养生,食后行百步,常宜手摩腹之法,并遵释教过午戒食,然亦无益于病,遂视食为畏途,无如疾经重载,消恐耗元,补防助壅,踌躇无策。友人谓予年近古稀,命阳衰弱,寒从内生,是以喜暖畏凉。釜底无火,物终不熟,是以谷食难化,须用八味丸补火生土。所论固是,予意终未坦然。思痛若在鬲,虑其妨食成噎,今幸在腹,当不害命。药饵乱投,恐反有伤,恪守不药得中医之诫。己丑季夏,旌邑孙村汪宅延诊,下塌塾中,时二鼓既寝,急欲大便。灯灭暗中摸索,跌仆莫能挣扎,大孔 遗出如泻水状,呼仆持火至,扶起视地皆污,色如漆,汗淋气坠,即忙就枕。汪宅献楠志仁二公闻之驰至,殊为着惊,予曰无妨,此因久痛蓄瘀,刻瘀下脱,未免伤气耳。饮党参、桂圆汤,少顷气稍续,汗亦敛,次早登厕,犹有余瘀。予恐其瘀复脱,遄归到家更衣,瘀已无矣。自此腹不再痛,餐饭如常。细求其故,究由瘀凝肠胃,阻其传导之机,以故食入则痛。夫血犹水也,血之结而为瘀,亦如水之结而为冰。所以痛处常冷,按熨饮醇热气至,故觉稍快。至于瘀蓄年久,胶固已深,一旦倾囊自出,理殊不解,得无长夏炎蒸,奔驰烦劳,动则阳化,如雪消而春水来耶。从斯悟入,书称久痛在络,络主血,不独肢体之痛为在络,即胸腹之痛,痞积之痛,皆为在络,皆宜治血,无徒从事于气。又如噎隔一证,方书虽有胃脘枯槁,及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等语,然由瘀血阻塞胃口者恒多。进而思之,予疾将十年,固未能自知瘀蓄于先,然不药稳持,尚不失为中驷。不然补泻杂投,不殒于病,而殒于药矣。予见败坏之证自萎者十之二三,药伤者十之七八。药本生人,而反杀人,可不惧哉。自今以往,伏愿医家证未审明,勿轻用药,病家疾如可待,勿急求医,如此或亦可为卫生之一助耳。

安波曰∶初痛在经,久痛入络二语,叶氏实发前人数千年之未发,启后学于意万载之无窍。然不独胃病噎膈之症,浑融使然也,凡病久根深蒂固,综须治血为主,此即古人窍必及肾之意也夫。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程杏轩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程杏轩医案》书籍目录
  1. 予久患腹痛忽下瘀血而痊《程杏轩医案》
  2. 予表嫂小产后腹痛晕厥《孙文垣医案》
  3. 予论《医学集成》
  4. 与翟东玉求地黄《苏沈良方》
  5. 予论《医学集成》
  6. 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
  7. 予脂《证类本草》
  8. 与院内感染有关的因素《预防医学》
  9. 伛(yū雨)《中医词典》
  10. 与袁绮香谭医《对山医话》
  11. 伛偻《中医词典》
  12. 与预后有关的一些因素《康复医学》
  13. 宇陀·元丹贡布(708-833年)《中医词典》
  14. 与友条论读《伤寒论》法《读医随笔》
  15. 宇文士及(?-642年)《中医词典》
  16. 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人体寄生虫学》
  17. 《中医词典》
  18. 与宿主亲缘相关性《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9. 羽客《中医词典》
  20.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电生理《物理诊断学》
  21. 雨府《中医词典》
  22. 与神经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进行神经生物科学的研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23. 雨癞《中医词典》
  24. 与黄我兼世兄书《寓意草》
  25. 雨癞《解围元薮》
  26. 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医学心理学》
  27. 雨气《中医词典》
  28. 与鬼交通候《诸病源候论》
  29. 雨霜雪露水汤《本草便读》
  30. 与鬼交通《女科证治准绳》
  31. 雨水《中医词典》

《程杏轩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