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木工感证舌苔变易之奇

《程杏轩医案》书籍目录

汪木工年二旬余,夏间患感证,初起寒热呕泻,自汗头痛,他医与疏表和中药,呕泻虽止,发热不退,汗多口渴,形倦懒言,望色青白不泽,舌苔黑黄而润,诊脉虚细。经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因拟清暑益气汤加减。服药一剂,夜热更甚,谵狂不安,次早复诊,其脉更细,凝为阳证阴脉。及视舌苔与昨大异,色紫肉碎,凝有血痕,渴嗜冷冻饮料。予思此必内有热邪,蕴伏未透,当舍脉从证,改用白虎汤,加生地丹皮山栀黄芩竹茹灯心。下午人来请云∶服头煎药后周身汗出,谵狂虽定,神呆肢冷,不识何故。予往扪其手足,果冰冷异常,按脉至骨不见,阖目不省人事,知为热厥。命再进药,旁议以为体脉如此,怕系阴证,前药恐未合宜。予曰∶此非阴证,乃阳极似阴耳。若误投热剂,则殆,否则今晚勿药,明日再看何如。众然之。次日神呆略回,体脉如故,视其舌苔,又与昨异,形短而浓,满舌俱起紫泡,大如葡萄,并有青黄黑绿杂色,腻胎罩于其上,予甚惊异,辞以不治。其母哀恳拯救。予悯之,揣摩再四,令取紫雪蜜调涂舌,于前方内加入犀角黄连元参以清热,金汁人中黄银花绿豆解毒,另用雪水煎药。

翌日再诊,厥回脉出,观其舌泡消退,苔仅干紫耳。再剂热净神清,舌色如常。是役也,予虽能审其阳证似阴于后,然未能察其实证类虚于前。自咎学力未到,但生平历治伤寒瘟疫诸候,曾未见此舌苔之异,且诊视五日,变幻如出五人,前贤诸书亦鲜言及,真匪夷所思也。

谚云∶读尽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洵非妄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程杏轩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程杏轩医案》书籍目录
  1. 汪木工感证舌苔变易之奇《程杏轩医案》
  2. 汪某头痛预见真脏脉《程杏轩医案》
  3. 汪淇《中医词典》
  4. 汪良翁误汗阳越治验《一得集》
  5. 汪绮石《中医词典》
  6. 汪链兄内人经水紫黑血块不止《孙文垣医案》
  7. 汪秋鹤《中医词典》
  8. 汪郎兄虫痛《孙文垣医案》
  9. 汪衢序(螽斯广育)《古今医统大全》
  10. 汪靖臣兄乃郎冒暑泻甚欲脱亟挽元气一法《程杏轩医案》
  11. 汪汝懋《中医词典》
  12. 汪嘉谟《中医词典》
  13. 汪若源《中医词典》
  14. 汪汲《中医词典》
  15. 汪商彝翁夫人风寒袭络之证《程杏轩医案》
  16. 汪机《中医词典》
  17. 汪绍由翁尊堂脱证救苏《程杏轩医案》
  18. 汪宦《中医词典》
  19. 汪省吾疟三日一发发于夜《孙文垣医案》
  20. 汪琥《中医词典》
  21. 汪氏《医林纂要·麻疹部》《专治麻痧初编》
  22. 汪和鼎《中医词典》
  23. 汪氏妇鼻衄止衄奇法《程杏轩医案》
  24. 汪光爵(1663-1718年)《中医词典》
  25. 汪氏妇腹胀如斗《孙文垣医案》
  26. 汪孚占翁乃孙暑风惊证反复治法《程杏轩医案》
  27. 汪氏妇热病喜饮沸汤《程杏轩医案》
  28. 汪逢春(1882-1949年)《中医词典》
  29. 汪氏妪寒痰壅滞《孙文垣医案》
  30. 汪东之丈七月初旬虚阳口疮(有发明)《孙文垣医案》
  31. 汪式如兄阴暑感证转为瘅疟前后治法不同《程杏轩医案》

《程杏轩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