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论
世人以小儿为纯阳也,故重用苦寒。夫苦寒药,儿科之大禁也。丹溪谓产妇用白芍,伐生生之气,不知儿科用苦寒,最伐生生之气也。小儿,春令也,东方也,木德也,其味酸甘,酸味人或知之,甘则人多不识。盖弦脉者,木脉也,经谓弦无胃气者死。胃气者,甘味也,木离土则死,再验之木实,则更知其所以然矣,木实惟初春之梅子,酸多甘少,其他皆甘少酸少者也。故调小儿之味,宜甘多酸少,如钱仲阳之六味丸是也。苦寒之所以不可轻用者何?炎上作苦,万物见火而化,苦能渗湿。
人, 虫也,体属湿土,湿淫固为人害,人无湿则死。故湿重者肥,湿少者瘦;小儿之湿可尽渗哉!
在用药者以为泻火,不知愈泻愈瘦,愈化愈燥。苦先入心,其化以燥也,而且重伐胃汁,直致痉厥而死者有之。小儿之火,惟壮火可减;若少火则所赖以生者,何可恣用苦寒以清之哉!故存阴退热为第一妙法,存阴退热,莫过六味之酸甘化阴也。惟湿温门中,与辛淡合用,燥火则不可也。余前序温热,虽在大人,凡用苦寒,必多用甘寒监之,惟酒客不禁。

- 儿科用药论《温病条辨》
- 儿科遗尿白浊《冯氏锦囊秘录》
- 儿科诊法概要《中医儿科学》
- 儿科学《中国医学通史》
- 儿科证治附方《笔花医镜》
- 儿科学《中国医学通史》
- 儿科之诊法《儿科要略》
- 儿科问候《女科旨要》
- 儿科治法概要《中医儿科学》
- 儿科胃肠道疾病《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儿科肿胀《冯氏锦囊秘录》
- 儿科四诊应用《中医儿科学》
- 儿科总论《温病条辨》
- 儿科舌病《冯氏锦囊秘录》
- 儿寐不寤《中医词典》
- 儿科目病《冯氏锦囊秘录》
- 儿寐不寤《儒门事亲》
- 儿科论治《笔花医镜》
- 儿鸣腹中《奇效简便良方》
- 儿科论《医原》
- 儿捧母心《中医词典》
- 儿科临床中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
- 儿捧母心《女科切要》
- 儿科痢疾《冯氏锦囊秘录》
- 儿脐血出《中医词典》
- 儿科疾病的情绪因素《医学心理学》
- 儿乳痔《奇效简便良方》
- 儿科喉病《冯氏锦囊秘录》
- 儿生赤烂无皮《急救广生集》
- 儿科风药禁《温病条辨》
- 儿生如泡《急救广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