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窍论
人身九窍,上窍七,下窍二,上窍为阳,下窍为阴,尽人而知之也。其中阴阳奇偶生成之妙谛,《内经》未言,兹特补而论之。阳窍反用偶,阴窍反用奇。上窍统为阳,耳目视听,其气清为阳;鼻嗅口食,其气浊则阴也。耳听无形之声,为上窍阳中之至阳,中虚而形纵,两开相离甚远。目视有形之色,为上窍阳中之阴,中实而横,两开相离较近。鼻嗅无形之气,为上窍阴中之阳,虚而形纵,虽亦两窍,外则仍统于一。口食有形之五味,为上窍阴中之阴,中又虚又实,有出有纳,而形横,外虽一窍,而中仍二。合上窍观之,阳者偏,阴者正,土居中位也;阳者纵,阴者横,纵走气,而横走血,血阴而气阳也。虽曰七窍,实则八也。阳窍外阳(七数)而内阴(八数),外奇而内偶,阳生于七,成于八也。
生数,阳也;成数,阴也。阳窍用成数,七、八成数也。下窍能生化之前阴,阴中之阳也;外虽一窍而内实二,阳窍用偶也。后阴但主出浊,为阴中之至阴,内外皆一而已,阴窍用奇也。合下窍观之,虽曰二窍,暗则三也。阴窍外阴(二数)而内阳(三数),外偶而内奇;阴窍用生数,二、三生数也。上窍明七,阳也;暗八,阴也。下窍明二,阴也;暗三,阳也。合上下窍而论之,明九,暗十一,十一者,一也;九为老,一为少,老成而少生也。九为阳数之终,一为阳数之始,始终上下,一阳气之循环也。开窍者运阳气也。妙谛无穷,一互字而已。但互中之互,最为难识,余尝叹曰∶修身者,是字难,格致者,互字难。

- 九窍论《温病条辨》
- 九窍出血及衄血不止《奇效简便良方》
- 九窍四肢出血候《诸病源候论》
- 九窍出血《沈氏女科辑要》
- 九窍之布局《思考中医》
- 九窍出血《奇效简便良方》
- 九十九 《本草易读》
- 九窍出血《急救广生集》
- 九守《中医词典》
- 九窍出血《医碥》
- 九熟草《千金翼方》
- 九窍出血《中医词典》
- 九熟草《新修本草》
- 九窍不利衰老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九熟草《证类本草》
- 九窍《中医词典》
- 九熟草《名医别录》
- 九窍《中医名词词典》
- 九死《中医词典》
- 九气候《诸病源候论》
- 九天神霄玉诀戊日禁忌《急救广生集》
- 九气感疾更相为治衍《儒门事亲》
- 九痛《中医词典》
- 九气《伤寒直格》
- 九痛丸《金匮悬解》
- 九气《中医词典》
- 九痛丸《备急千金要方》
- 九气《黄帝内经太素》
- 九痛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九牛草《证类本草》
- 九痛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