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气当汗不当汗论

《温病条辨》书籍目录

六气六门,止有寒水一门,断不可不发汗者。伤寒脉紧无汗,用麻黄汤正条;风寒挟痰饮,用大小青龙一条。饮者,寒水也,水气无汗,用麻黄甘草附子麻黄等汤,水者,寒水也,有汗者即与护阳。湿门亦有发汗之条,兼寒者也;其不兼寒而汗自出者则多护阳之方。其他风温禁汗、暑门禁汗、亡血禁汗、疮家禁汗、禁汗之条颇多,前已言之矣。盖伤于寒者,必入太阳,寒邪与寒水一家,同类相从也。其不可不发者何?太阳本寒标热,寒邪内合寒水之气,止有寒水之本,而无标热之阳,不成其为太阳矣。水来克火,如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故急用辛温发汗,提阳外出。欲提阳者,乌得不用辛温哉!若温暑伤手太阴,火克金也,太阴本燥标湿,若再用辛温,外助温暑之火,内助脏气之燥,两燥相合,而土之气化无从,不成其为太阴矣,津液消亡,不痉何待!故初用辛凉以救本脏之燥,而外退温暑之热;继用甘润,内救本脏之湿,外敌温暑之火,而脏象化气,本来面目可不失矣。此温暑之断寒门中,兼风而自汗者,即禁汗,所谓有汗不得用麻黄。无奈近世以羌活代麻黄,不知羌活之更烈于麻黄也。盖麻黄之发汗,中空而通,色青而疏泄,生于内地,去节方发汗,不去节尚能通能留,其气味亦薄;若羌活乃羌地所生之独活,气味雄烈不可当。试以麻黄一两,煮于一室之内,两三人坐于其侧,无所苦也。以羌活一两,煮于一室内,两三人坐于其侧,则其气味之发泄,弱者即不能受矣。温暑门之用羌、防、柴、葛,产后亡血家之用当归川芎泽兰炮姜,同一杀人利剑,有心者共筹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温病条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温病条辨》书籍目录
  1. 六气当汗不当汗论《温病条辨》
  2. 六气从化《医学摘粹》
  3. 六气独胜篇《外经微言》
  4. 六气从化《四圣心源》
  5. 六气凡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 六气补泻用有先后《类经》
  7.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冯氏锦囊秘录》
  8. 六气病解《医学启源》
  9.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诊家正眼》
  10. 六气标本所从不同《类经》
  11. 六气分门第《外经微言》
  12. 六气标本论《古今医统大全》
  13. 六气分司《医学集成》
  14. 六气便解《医医小草》
  15. 六气分主客《松峰说疫》
  16. 六气本宫《灵素节注类编》
  17. 六气合来为邪脉《丹台玉案》
  18. 六气《伤寒直格》
  19. 六气后论《医碥》
  20. 六气《中医基础理论》
  21. 六气化变胜复淫治略(一首)《医经国小》
  22. 六气《疫疹一得》
  23. 六气加临上下《脉诀汇辨》
  24. 六气《中医词典》
  25. 六气煎(新方)《虚损启微》
  26. 六气《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7. 六气解《伤寒说意》
  28. 六气《中医名词词典》
  29. 六气解《四圣心源》
  30. 六气《黄帝内经太素》
  31. 六气诀《中医词典》

《温病条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