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胀案

《丁甘仁医案》书籍目录

(附∶肿胀概论)

朱女 痧子后,因谷食不谨,积滞生湿,湿郁化热,阻于募原,太阴失健运之常,阳明乏通降之职,遂致脘腹膨胀,小溲不利,咳嗽气喘,面目虚浮,身热肢肿,苔干腻而黄,脉弦滑,右甚于左,肿胀之势渐着。急拟疏上焦之气机,通中宫之湿滞,去其有形,则无形之热自易解散

淡豆豉(三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枳实炭(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川贝母(三钱) 桑白皮(二钱)陈广皮(一钱) 大腹皮(二钱) 莱菔子(炒、研,二钱) 福泽泻(一钱五分) 鸡金炭(二钱) 茯苓皮(三钱) 冬瓜子皮(各三钱)

程女 肺有伏风,痰气壅塞,脾有湿热,不能健运,以致咳嗽气逆,面浮四肢肿,食入腹胀有形,小溲不利,苔薄腻,脉浮滑,势成肿胀。急拟疏风宣肺,运脾逐湿,庶免加剧耳。

紫苏叶(一钱) 青防风(一钱) 光杏仁(三钱) 象贝母(三钱) 连皮苓(四钱) 陈广皮(一钱)桑白皮(二钱) 大腹皮(二钱) 莱菔子(炒研,三钱) 枳实炭(一钱) 汉防己(三钱) 冬瓜子皮(各三钱)

产后两月余,遍体浮肿,颈脉动时咳,难于平卧,口干欲饮,大腹胀满,小溲短赤,舌光红无苔,脉虚弦而数。良由营阴大亏,肝失涵养,木克中土,脾不健运,阳水湿热,日积月聚,上射于肺,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湿无路可出,泛滥横溢,无所不到也。脉症参合,刚剂尤忌,急拟养肺阴以柔肝木,运中土而利水湿,冀望应手,庶免凶危。

北沙参(各三钱) 连皮苓(四钱) 生白术(二钱) 清炙草(五分) 淮山药(三钱) 川石斛(三钱)陈广皮(一钱) 桑白皮(二钱) 川贝母(三钱) 甜光杏(三钱) 大腹皮(二钱) 汉防己(三钱) 冬瓜子皮(各三钱) 生苡仁(五钱) 另用冬瓜汁温饮代茶。

【二诊】 服药三剂,小溲渐多,水湿有下行之势,遍体浮肿,稍见轻减。而咳嗽气逆,不能平卧,内热口干,食入之后,脘腹饱胀益甚。舌光红,脉虚弦带数。皆由血虚阴亏,木火上升,水气随之逆肺,肺失肃降之令,中土受木所侮,脾失健运之常也。仍宜养金制木,崇土利水,使肺金有治节之权,脾土得砥柱之力,自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水气不致上逆矣。

南北沙参(各三钱) 连皮苓(四钱) 生白术(二钱) 清炙草(五钱) 川石斛(三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川贝母(二钱) 桑白皮(二钱) 大腹皮(二钱) 汉防己(二钱) 炙白苏子(一钱五分) 甜光杏(三钱)冬瓜子皮(各三钱) 鸡金炭(二钱)

卫左 曝于烈日,暑气内逼,居处潮湿,湿郁滞阻,三焦决渎无权,遂致脘腹胀满,泛泛呕恶,面浮肢肿,里热口干,二便不通,皮色晦黄,苔灰腻,脉弦滑而数,此属热胀。先拟苦辛通降,泄上中之痞满。

川雅连(五分) 仙半夏(二钱) 淡黄芩(一钱) 枳实炭(一钱五分) 制小朴(一钱) 大腹皮(二钱)连皮苓(四钱) 福泽泻(一钱五分) 莱菔子(炒研,三钱) 鲜霍香(一钱五分) 西茵陈(一钱五分)六神曲(三钱)

金童 初病春温寒热,经治已愈,继因停滞,引动积湿,湿郁化水,复招外风,风激水而横溢泛滥,以致遍体浮肿,两目合缝,气逆不能平卧,大腹胀满,囊肿如升,腿肿如斗,小溲涩少,脉象浮紧,苔白腻,此为风水重症。急拟开鬼门,洁净府。

紫苏叶(一钱) 青防风(一钱) 川桂枝(五分) 连皮苓(四钱) 福泽泻(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大腹皮(二钱) 水炙桑叶(二钱) 淡姜皮(五分) 鸡金炭(一钱五分) 莱菔子(炒研,二钱)

【二诊】 遍体浮肿,咳嗽气急,难于平卧,大腹胀满,小溲不利,囊肿腿肿如故,苔白腻,脉浮紧而弦。良由脾阳不运,积滞内阻,水湿泛滥横溢,灌浸表里,无所不到也。恙势尚在重途,还虑易进难退。再拟汗解散风,化气利水,俾气化能及州都,则水湿斯有出路。

麻黄(四分) 川桂枝(六分) 连皮苓(四钱) 生白术(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陈皮(一钱) 大腹皮(二钱) 水炙桑叶(二钱) 汉防己(二钱) 莱菔子(炒研,三钱) 淡姜皮(五分)

【三诊】 连投开鬼门,洁净府之剂,虽有汗不多,小溲渐利,遍体浮肿不减,咳嗽气逆如故,大腹胀满,苔白腻,脉浮紧。良由中阳受伤,脾胃困顿。阳气所不到之处,即水湿灌浸之所,大有水浪滔天之势,尚在重险一途。今拟麻黄附子甘草汤合真武、五苓、五皮,复方图治,大病如大敌,兵家之总攻击也。然乎否乎?质之高明。

麻黄(四分) 熟附块(一钱) 生甘草(五分) 猪云苓(各三钱) 川椒目(二十粒) 川桂枝(六分)生白术(一钱五分) 福泽泻(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 大腹皮(二钱) 水炙桑皮(二钱) 淡姜皮(五分) 汉防己(二钱)

外以热水袋熨体,助阳气以蒸汗,使水气从外内分消也。

【四诊】 服复方后,汗多小溲亦畅,遍体浮肿渐退,气逆咳嗽渐平,大有转机之兆。自觉腹内热气蒸蒸,稍有口干,是阳气内返,水湿下趋之佳象,不可因其口干,遽谓寒已化热,而改弦易辙,致半途尽废前功也。仍守原法,毋庸更章。

原方加生熟苡仁(各三钱)。

【五诊】 遍体浮肿,十去五六,气逆亦平,脉紧转和,水湿已得分消。惟脾不健运,食入难化,易于便溏,口干欲饮,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输润于上,不得据为热象也。今制小其剂,温肾助阳,运脾利水,去疾务尽之意。

熟附块(一钱) 生白术(二钱) 生甘草(五分) 茯猪苓(各三钱) 炒补骨脂(一钱五分)川桂枝(五分) 福泽泻(一钱五分) 陈广皮(一钱) 大腹皮(二钱) 水炙桑皮(二钱) 淡姜皮(五分)生熟苡仁(各三钱) 冬瓜子皮(各三钱)

【六诊】 遍体浮肿,已退八九,气逆咳嗽亦平,饮食亦觉渐香。诸病已去,正气暗伤,脾土未健,神疲肢倦,自汗蒸蒸,有似虚寒之象。今拟扶其正气,调其脾胃,佐化余湿,以善其后。

潞党参(二钱) 熟附片(八分) 生白术(二钱) 云茯苓(三钱) 清炙草(五分) 陈广皮(一钱)大砂仁(研,八分) 炒补骨脂(一钱五分) 炒谷麦芽(各三钱) 生熟苡仁(各三钱) 冬瓜子皮(各三钱) 福泽泻(一钱五分) 生姜(二片) 红枣(四枚)

关左 暴肿气急,小溲短赤,口渴欲饮,脉浮滑而数。此外邪壅肺,气道不通,风水为患。风为阳邪,水为阳水,风能消谷,故胃纳不减也。拟越婢汤加味。

净麻黄(四分) 熟石膏(三钱) 生白术(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肥知母(一钱五分)茯苓皮(三钱) 大腹皮(二钱) 桑白皮(二钱) 冬瓜子皮(各三钱) 淡姜皮(五分)

林左 年近花甲,思虑伤脾,脾阳不运,湿浊凝聚,以致大腹胀满,鼓之如鼓,小溲清白,脉象沉细。脾为太阴,湿为阴邪。当以温运分消。

附子块(一钱) 淡干姜(八分) 生白术(三钱) 广陈皮(一钱) 制川朴(一钱) 大腹皮(二钱)鸡金炭(一钱五分) 炒谷芽(四钱) 陈胡芦瓢(四钱) 清炙草(五分)

【二诊】 前进温运分消之剂,脐腹胀满略松,纳谷减少,形瘦神疲,小溲清长,腑行不实,脉沉细。良由火衰不能生土,中阳不运,浊阴凝聚,鼓之如鼓,中空无物,即无形之虚气散逆,而为满为胀也。仍拟益火消阴,补虚运脾,亦经旨塞因塞用之意。

炒潞党参(三钱) 熟附子(一钱五分) 淡干姜(八分) 清炙草(五分) 陈广皮(一钱) 大砂仁(研,八分) 陈胡芦瓢(四钱) 胡芦巴(一钱五分) 炒补骨脂(一钱五分) 煨益智(一钱五分)

【三诊】 脐腹胀满较前大减,小溲微黄,自觉腹内热气烘蒸,阳气内返之佳象。脉沉未起,形肉削瘦。

仍拟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俾得离照当空,则浊阴自散。

炒潞党参(三钱) 熟附子(一钱五分) 淡干姜(八分) 清炙草(八分) 陈广皮(一钱) 大砂仁(研,八分) 炒淮药(三钱) 炒补骨脂(一钱五分) 胡芦巴(一钱五分) 煨益智(一钱五分) 小茴香(八分) 焦谷芽(四钱) 陈胡芦瓢(四钱)

陈左 大腹膨胀,鼓之如鼓,脐突青筋显露,形瘦色萎,脉沉细,舌无苔。良由脾肾之阳大伤,虚气散逆,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阅前方均用理气消胀之剂,胀势有增无减,病延一载,虚胀无疑。姑仿经旨塞因塞用之法,冀望应手为幸。

炒潞党参(三钱) 熟附块(一钱) 淡干姜(六分) 清炙草(六分) 连皮苓(四钱) 陈广皮(一钱)炒补骨脂(一钱五分) 胡芦巴(一钱五分) 陈胡芦瓢(三钱) 金液丹(一钱,每早空心吞服)

傅左 宦途失意,忧思伤脾,营运无权,肝木来侮,浊气在上,则生 胀,大腹胀满,自秋至冬,日益加剧,动则气逆,小溲涓滴难通,青筋显露,足肿不能步履,口燥欲饮,舌红绛,脉细数。叠进六君,五皮,肾气等剂,病势不减,已入危笃一途!勉拟养金制木,运脾化气,亦不过尽心力而已。

北沙参(各三钱) 连皮苓(四钱) 生白术(三钱) 淮山药(三钱) 左牡蛎(四钱) 花龙骨(三钱)川贝母(三钱) 甜光杏(三钱) 汉防己(二钱) 鲜冬瓜汁(冲服,二两) 滋肾通关丸(包煎,一钱五分)

另单方∶每日虾士蟆(二钱),泛水如银耳状,煮服。

连蟆肉食之,如法食两天后,即小溲畅行,且时时频转矢气,肿胀渐消。按虾士蟆为益肾利水之品,故能应效,洵治虚胀之妙品也。

旧有脘痛,继则腹满作胀,食入难化,面黄溺少。此肝气怫郁,木乘土位,湿热浊气,凝聚于募原之间,三焦气机流行窒塞,书所谓浊气在上,则生 胀是也。两关脉弦,寸部郁涩,急拟疏肝解郁,运脾逐湿。

银州柴胡(一钱) 生白术(二钱) 枳实炭(一钱) 连皮苓(四钱) 陈广皮(一钱) 大腹皮(二钱)黑山栀(一钱五分) 带壳砂仁(八分) 冬瓜皮(三钱) 鸡金炭(一钱五分) 炒谷麦芽(各三钱) 小温中丸(每早吞服,三钱)

杨左 形瘦色苍,木火体质,抑郁不遂,气阻血痹,与湿热凝聚募原,始则里热口干,继而大腹胀硬,自夏至秋,日益胀大,今已脐突,红筋显露,纳谷衰少,大便色黑,小溲短赤,舌灰黄,脉弦数,此血臌之重症也。气为血之先导,血为气之根据附,气滞则血凝,气通则血行。先拟行气去瘀,清热化湿,然恙根已深,非旦夕所能图功者也。

银州柴胡(一钱) 生香附(二钱) 连皮苓(四钱) 紫丹参(二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赤芍(二钱)藏红花(八分) 当归尾(三钱) 绛通草(八分) 黑山栀(一钱五分) 泽兰叶(一钱五分) 青宁丸(包,三钱)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丁甘仁医案》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丁甘仁医案》书籍目录
  1. 肿胀案《丁甘仁医案》
  2. 肿胀(肿即水肿.胀即肿满.)《脉症治方》
  3. 肿胀部《神应经》
  4. 肿胀《针灸聚英》
  5. 肿胀概论《丁甘仁医案》
  6. 肿胀《陈氏幼科秘诀》
  7. 肿胀后昏厥 热病经来《景景医话》
  8. 肿胀《也是山人医案》
  9. 肿胀论《古今医彻》
  10. 肿胀《瘴疟指南》
  11. 肿胀论治《类证治裁》
  12. 肿胀《幼科铁镜》
  13. 肿胀脉案《类证治裁》
  14. 肿胀《医学见能》
  15. 肿胀脉候《类证治裁》
  16. 肿胀《叶天士医案精华》
  17. 肿胀门《小儿推拿广意》
  18. 肿胀《邵兰荪医案》
  19. 肿胀门《小儿推拿广意》
  20. 肿胀《经验丹方汇编》
  21. 肿胀门《幼科推拿秘书》
  22. 肿胀《厘正按摩要术》
  23. 肿胀门(红疸黄疸)《针灸大成》
  24. 肿胀《幼科折衷》
  25. 肿胀门(幼幼汇集 中)《古今医统大全》
  26. 肿胀《脉因证治》
  27. 肿胀门推法《推拿抉微》
  28. 肿胀《丹溪手镜》
  29. 肿胀如杯《中医词典》
  30. 肿胀《血证论》
  31. 肿胀危候《医学从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