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若出血过多,或溃脓之后,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阴虚发热也,用当归补血汤。脉沉微,按之软弱,此阴盛发躁也,用四君姜附。若发热烦躁,肉润筋惕,亡血也,用圣愈汤。如汗不止,血脱也,用独参汤。其血脱脉实,汗后脉躁者,难治;细小者,易治。
《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用附子四逆汤加葱白。王太仆先生云∶凡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者,名曰无火,此无根之虚火也。 杨进士,伤手指, 痛发热,服寒凉之药,致饮食顿减,患处不溃。薛用托里养血之药,食进疮溃。后因劳,每日晡发热,此阴虚而内热也,以四物,软柴胡、地骨皮乃退,更用养血气之药而疮敛。 一男子坠马,腹有瘀血,服药下之,致发热盗汗自汗,脉浮涩。薛以为重剂,过伤气血所致,投以十全大补汤益甚,时或谵语,此药力未及而然也。以前药加炮附子五分,服之即睡,觉来顿安,再剂而痊。举人余时正,金疮 痛,出血不止,恶寒发热,用败毒等药愈甚,此亡血过多,气无所附而然耳。遂以四物、黄柏、知母、软柴胡、玄参、五味、麦门,治之即愈。 一女子年十七,闪右臂微肿作痛,寅申时发热。薛决其胆经血虚火盛,经水果先期而至。先以四物合小柴胡汤,四剂热退;更以加味四物汤加香附、地骨皮。山栀(各五分),芩、连、炙草(各三分),二十余剂,其肿亦消,乃去黄连、山栀又五十余剂,经水调而元气充矣。
- 发热《证治准绳·疡医》
- 发热《证治准绳·女科》
- 发热《证治准绳·疡医》
- 发热《证治准绳·类方》
- 发热《证治准绳·杂病》
- 发热《张氏医通》
- 发热《寿世保元》
- 发热《张氏医通》
- 发热《医碥》
- 发热《证治准绳·幼科》
- 发热《医碥》
- 发热《医述》
- 发热《古今医鉴》
- 发热《医述》
- 发热《济阴纲目》
- 发热《医述》
- 发热《保婴撮要》
- 发热《医学入门》
- 发热《万病回春》
- 发热《续名医类案》
- 发热《古今医案按》
- 发热《冯氏锦囊秘录》
- 发热《证治汇补》
- 发热《医宗金鉴》
- 发热《医学心悟》
- 发热《医宗金鉴》
- 发热《伤寒大白》
- 发热《推求师意》
- 发热《血证论》
- 发热《重订灵兰要览》
- 发热《周慎斋遗书》
《证治准绳·疡医》
- 作者:王肯堂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自序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痈疽部分
- 痈疽部分·头部(一)
- 痈疽部分·面部(二)
- 痈疽部分·耳部(三)
- 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 痈疽部分·项部(五)
- 痈疽部分·肩部(六)
- 痈疽部分·臂部(七)
- 痈疽部分·手部(八)
- 痈疽部分·胸部(九)
- 卷之四
- 痈疽部分·胁部(十)
- 痈疽部分·腹部(十一)
- 痈疽部分·背部(十二)
- 痈疽部分·腰部(十三)
- 痈疽部分·下部(十四)
- 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 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 痈疽部分·胫部(十七)
- 痈疽部分·足部(十八)
- 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