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茶
(此得之武当山人。)
粳米 黄粟米 黄豆 赤小豆 绿豆(五者炒香熟,各一升) 细茶(一斤) 脂麻(净,五合) 花椒(净,一合) 小茴香(净,二合) 干白姜(泡,一两) 白盐(炒,一两)
以上十一味俱为极细末,和合一处,外加麦面(炒黄熟,与前十一味等分拌匀,瓷罐收藏。)胡桃仁、南枣、松子仁、瓜仁、白砂糖之类,任意加入。每用二、三匙,白汤点服。

- 八仙茶《韩氏医通》
- 八仙草《滇南本草》
- 八仙茶《医学入门》
- 八溪《中医词典》
- 八仙茶《仁术便览》
- 八溪《中医名词词典》
- 八仙丹《普济本事方》
- 八物汤(见胎毒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八仙散《妇人大全良方》
- 八物汤(加减八物汤)《仁术便览》
- 八仙散《儒门事亲》
- 八物汤《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八仙丸《扁鹊心书》
- 八物汤《仁术便览》
- 八项要素《预防医学》
- 八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八效虎骨散《博济方》
- 八物肾气丸《冯氏锦囊秘录》
- 八邪《中医词典》
- 八物茜根汤《备急千金要方》
- 八邪《针灸学》
- 八物茜根汤《备急千金要方》
- 八邪穴《中医名词词典》
- 八物回生饮《目经大成》
- 八虚《中医词典》
- 八物白术散《妇人大全良方》
- 八虚受病发拘挛《针灸甲乙经》
- 八味丸治验《外科理例》
- 八虚以候五脏《类经》
- 八味丸用泽泻论《医经溯洄集》
- 八穴交会《普济方·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