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但见一证”,辨治独特
小柴胡汤之主证,医书每将《伤寒论》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称为小柴胡汤之“四大主证”。将“口苦、咽干、目眩”二三症称为“提纲证”。然《伤寒论》原文又有“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文,对于“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历代名家所注不一,见仁见智各具心得。余临证间,以小柴胡汤治愈感冒发热者不知凡几,其中不乏小柴胡汤正证。然四大证中,仅“发热”起伏有时一证为人人所必具,其余三证及四证悉具者殊不经见,但口苦咽干证则为绝大多数患者所具有。不过,在以小柴胡汤治愈之病例中,其热型有典型之“寒热往来如疟状者”亦不多见,多数病例每每出现“热势按时起伏”,成一定时间之周期变化。寒热有规律之周期起伏,似可认为即是“寒热往来”之一种形式。
本书“小柴胡汤治验选”治验病例第二例中,仅见“寒热往来”及“眼目红赤”两症,投以小柴胡汤,得复杯即愈之效。仲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独特辨治方法,赋予小柴胡汤广泛之适应力,俾其临床应用之范围更为广阔。

- 但见一证,辨治独特《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但表不里《伤寒指掌》
- 但里不表《温热暑疫全书》
- 但表不里《温热暑疫全书》
- 但里不表《伤寒指掌》
- 旦暮避忌(养生余录 上)《古今医统大全》
- 但欲寐《中医名词词典》
- 疸症《评琴书屋医略》
- 但欲寐《中医词典》
- 疸证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 但欲寐《医宗金鉴》
- 疸证总括《医宗金鉴》
- 但欲寐《医学摘粹》
- 疸水候《诸病源候论》
- 但欲寐《医学心悟》
- 疸分阴阳《幼科释谜》
- 但欲寐《伤寒心法要诀》
- 疸病原由症治《幼科释谜》
- 但欲寐《伤寒指掌》
- 疸病死证《杂病心法要诀》
- 但欲寐《伤寒括要》
- 疸病死证《医宗金鉴》
- 但欲寐而心烦《思考中医》
- 疸病《全生指迷方》
- 但欲寐嗜卧《医学纲目》
- 疸《急救良方》
- 淡《中医词典》
- 疸《幼科发挥》
- 淡白喉《中医词典》
- 疸《脉因证治》
- 淡白喉痈《中医词典》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孟城(着)
- 内容提要
- 序一
- 序二
- 自序
- 述作类
- 内科类
- 感症小议
- 外感风热误药致变
- 秋感温燥凉解宜
- 温病岐视
- 瘀血头痛兼阴虚遗泄
- 瘀血发热二例
- 惊恐重症赖补养
- 赭石立治脑震荡
- 镇肝熄风法治愈脑挫伤
- 镇肝涤痰疗癫狂
- 中风偏枯治法刍议
- 口眼㖞斜仗“圣愈”
- 历节风痛误药辨治
- 甲亢效方当归六黄汤
- 小柴胡汤愈肺痨
- 虚劳咳嗽拯阴蠲
- 五味子治咳宜忌谈
- “百合”妙蠲“老慢支”
- 培土生金愈久嗽
- 平衡五脏治久咳
- 饮邪咳喘青龙祛
- 二十年痰喘两月解
- 小议“截喘”说治喘
- 小儿肺炎奇验案
- 心房纤颤
- 心衰愈后呃逆
- 胃痛慎用辛香温燥
- 益气健脾愈胃疡
- 橘皮竹茹消胃炎
- 饮食疗法胃疡平
- 扶土抑木除脘痛
- 饮证说约
- 肝炎杂说
- 顽固腹痛温肝治
- 肠痈验方酒煎红藤饮
- 痛泻要方治痛泻
- 便秘良药决明子
- 填精益肾疗骨疾
- 诈病经治记
- 肿瘤类
- 外科类
- 妇科类
- 皮肤科类
- 五官科类
- 方药类
- 针灸推拿气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