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泻分清营卫
营卫之气的运行,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散布在浅表;营气行于经隧,处于深里。所以刺卫者宜浅,刺营者宜深。《七十一难》说:“针阳者,卧针而刺之”意指针刺属于阳得卫分(浅层)要沿皮横刺,以免损伤深层的营气。“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意指针刺属于阴的营分(深层)要先用左手按压穴位,使浅层的卫气散开后,方可刺入,以免损伤浅表的卫气。要求“刺荣无(毋)伤卫,刺卫无伤荣”。这说明针刺候气时对深浅度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当深反浅,则未及于营而反伤于卫;当浅反深,则诛伐太过而损及于营。《七十六难》说:“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荣卫通行,此其要也。”《七十八难》中更为具体地指出:“得气,因推而内(纳)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就是说在进针得气后,将针推进下插的为补法;将针动伸上提的为泻法。因为补法系从卫分取气,由浅向深按插,是从卫分引气深入以纳之。泻法系从营分散气,由深向浅抽提,是从营分引气外出以散之。《医学入门》:“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其虚也。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夺其实也。”《难经》所说的“推而纳(进)之”(以按为主)和“动而伸之”(以提为主)是《灵枢》补泻法的推衍。后世针灸家以《金针赋》为代表,又演变为:补法用先浅后深,紧按慢提法;泻法用先深后浅,紧提慢按法。《七十八难》提到:“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就是说假如针刺时未能得气,男子可用浅提法候气于卫分(外),女子可用深插法候气于营分(内)。如久求而不得气,说明营卫之气衰竭,病情较为危重。
- 补泻分清营卫《中医刺灸》
- 补泻法五十九法《针灸神书》
- 补泻兼施《温疫论》
- 补泻法《普济方·针灸》
- 补泻论《医碥》
- 补泻当分缓急有无说《叶选医衡》
- 补泻手法《中医词典》
- 补泻《针灸聚英》
- 补泻手法《神应经》
- 补泻《针灸素难要旨》
- 补泻手法《子午流注说难》
- 补泻《针灸素难要旨》
- 补泻调导与收功《气功外气疗法》
- 补泻《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 补泻相反《针灸素难要旨》
- 补泻《中医名词词典》
- 补泻雪心歌《中医词典》
- 补泄抑法《幼科推拿秘书》
- 补泻雪心歌《古今医统大全》
- 补五脏《千金翼方》
- 补泻雪心歌《针灸聚英》
- 补五脏《千金翼方》
- 补泻雪心歌(聚英)《针灸大成》
- 补胃汤《备急千金要方》
- 补泻阴阳篇《外经微言》
- 补土派《中医词典》
- 补心菖蒲丸《冯氏锦囊秘录》
- 补天丸《医方论》
- 补心丹《目经大成》
- 补天丸《医方考》
- 补心丹秘方(华佗补心丹)《华佗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