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证 发喘歌
伤寒喘急是其常.先论阳明及太阳.太阳无汗麻黄证.(仲景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又一证.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桂枝加浓朴杏子汤主之.又一证.下后不可便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阳明潮热小承汤.(仲景云.潮热短气.腹满而有潮热者.小承气汤主之.)水停心下喘而咳.加减青龙必可当.(仲景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发热而咳.或渴或利.小腹满而喘者.小青龙汤.)阴证喘时须喘急.反阴丹辈用为良.(阴证喘与阳证异.其喘必急.宜用反阴丹主之.)

- 发喘歌《伤寒百证歌》
- 发喘《伤科汇纂》
- 发疮《广瘟疫论》
- 发喘《伤寒捷诀》
- 发丹《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发喘《产宝》
- 发毒《本草求真》
- 发搐真假《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发端统论《医学集成》
- 发搐阴阳(附天吊慢脾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发耳《中医词典》
- 发搐逆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发凡《济生集》
- 发搐黑陷《奇效简便良方》
- 发凡《医方论》
- 发搐第十四问《婴童百问》
- 发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发搐(悸症)《经验麻科》
- 发哽《中医词典》
- 发搐《药症忌宜》
- 发功《气功外气疗法》
- 发搐《麻科活人全书》
- 发功中的气形《气功外气疗法》
- 发搐《保婴撮要》
- 发光免疫技术《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发搐《保婴撮要》
- 发汗《傅青主男科》
- 发搐《医学正传》
- 发汗《伤寒捷诀》
- 发搐《张氏医通》
- 发汗别法《伤寒补例》
《伤寒百证歌》
- 作者:许叔微述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 卷一
- 第一证 伤寒脉证总论歌
- 第二证 伤寒病证总类歌
- 第三证 表证歌
- 第四证 里证歌
- 第五证 表里寒热歌
- 第六证 表里虚实歌
- 第七证 急救表里歌
- 第八证 无表里证歌
- 第九证 表里水歌
- 第十证 表里两证俱见歌
- 第十一证 三阴三阳传入歌
- 第十二证 阴阳两感歌
- 第十三证 阳证阳毒歌
- 第十四证 阴证阴毒歌
- 第十五证 太阳阳明合病歌
- 第十六证 太阳少阳合病歌
- 第十七证 三阳合病歌
- 第十八证 太阳少阳并病歌
- 第十九证 阴证似阳歌
- 第二十证 阳证似阴歌
- 卷二
- 第二十一证 阴盛隔阳歌
- 第二十二证 阴阳易歌
- 第二十三证 伤寒歌
- 第二十四证 中风歌
- 第二十五证 伤寒见风脉中风见寒脉歌
- 第二十六证 热病中歌
- 第二十七证 五种温歌
- 第二十八证 三种湿歌
- 第二十九证 两种歌
- 第三十证 四证似伤寒歌
- 第三十一证 可汗不可汗歌
- 第三十二证 可下不可下歌
- 第三十三证 可吐不可吐歌
- 第三十四证 可火不可火歌
- 第三十五证 可水不可水歌
- 第三十六证 可灸不可灸歌
- 第三十七证 可针不可针歌
- 第三十八证 伤寒可温歌
- 第三十九证 发热歌
- 第四十证 潮热歌
- 卷三
- 第四十一证 往来寒热歌
- 第四十二证 汗之而热不退歌
- 第四十三证 下之而仍发热歌
- 第四十四证 恶寒歌
- 第四十五证 背恶寒歌
- 第四十六证 厥歌
- 第四十七证 结胸歌
- 第四十八证 痞歌
- 第四十九证 发黄歌
- 第五十证 发狂歌
- 第五十一证 发斑歌
- 第五十二证 发喘歌
- 第五十三证 发渴歌
- 第五十四证 吐血歌
- 第五十五证 衄血歌
- 第五十六证 吃噫歌
- 第五十七证 谵语歌
- 第五十八证 烦躁歌
- 第五十九证 懊歌
- 第六十证 怫郁歌
- 卷四
- 第六十一证 惊惕歌
- 第六十二证 心悸歌
- 第六十三证 冒闷歌
- 第六十四证 干呕歌
- 第六十五证 吐逆歌
- 第六十六证 霍乱歌
- 第六十七证 头疼歌
- 第六十八证 胁痛歌
- 第六十九证 腹痛歌
- 第七十证 咽痛歌
- 第七十一证 咳嗽歌
- 第七十二证 遗尿歌
- 第七十三证 腹满歌
- 第七十四证 蛔厥歌
- 第七十五证 自汗歌
- 第七十六证 头汗歌
- 第七十七证 欲得汗歌
- 第七十八证 舌上苔歌
- 第七十九证 下脓血歌
- 第八十证 昼夜偏剧歌
- 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