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病之源

《瘴疟指南》书籍目录

南方之地.寒暑不时.春夏淫雨则多寒.晨夕雾昏.地下湿蒸.故阴湿之气常盛.秋冬久晴则多热.草木不凋而放花.故阳燠之气恒泄.昼燠.夜寒.晴霁热.阴雨寒.人居其中.因寒湿之气盛.故下体重湿.生痰又多.痰因秋冬热故.热多上壅.肤多出汗.至腠理不密.阳外而阴内.阳浮而阴闭.于斯时也.若饮食失度.起居不时.及食生冷食炙 .则痰与食相并积于胃.而寒热之病作矣.或不避暑.奔走于日中.或避暑而坐卧当风.闭其汗孔.使汗不出.此病亦因之而作.或因其晨多雾而寒.饮酒以御之.少焉日出.而热.则酒与痰相并滞于膈上.此病亦因之而作.或晨寒而少衣.或夜冷而薄衾.则寒与痰相并.亦作寒热.或因晨寒多衣.行至日中未解.则暑与痰相并.亦作寒热.要之此病之本.本于天气热元阳恒泄.在人之阳气.自不降而内又多痰.再不能调摄.感于不正之气.宜其病有上热下寒之症.所谓无痰不成疟者是也.养生者能远房室.省劳役.毋食生冷.毋食炙 .毋醉早酒.毋饱晚饭.毋乘暑行走.毋当风坐卧.一日之中.顺其寒暑.而加减衣裳.则瘴虽毒.庶可免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瘴疟指南》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瘴疟指南》书籍目录
  1. 受病之源《瘴疟指南》
  2. 受病所在经络《解围元薮》
  3. 受肚泻《中医词典》
  4. 寿征《中医词典》
  5. 受肚泻方《冯氏锦囊秘录》
  6.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针灸甲乙经》
  7. 受风水肿《医学衷中参西录》
  8. 寿夭歌《婴童类萃》
  9. 受风螈《医学衷中参西录》
  10. 寿夭刚柔第六(法律)《内经评文》
  11. 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预防医学》
  12. 寿夭刚柔《灵枢悬解》
  13. 受谷《中医词典》
  14. 寿夭刚柔《黄帝内经·灵枢》
  15. 受汗《伤寒直格》
  16. 寿夭辨《推拿抉微》
  17. 受禁法《千金翼方》
  18. 寿夭辨《幼幼集成》
  19. 受惊《续名医类案》
  20. 寿夭《张氏医通》
  21. 受精《生理学》
  22. 寿夭《类经》
  23. 受精与着床《妇产科学》
  24. 寿夭《景岳全书》
  25. 受气《中医词典》
  26. 寿星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7. 受热厥逆《临证指南医案》
  28. 寿限《黄帝内经太素》
  29. 受妊脉法《女科切要》
  30. 寿台骨伤《中医词典》
  31. 受妊门(十则)《辨证录》

《瘴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