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肖天地瘴疟类天时
天以一气覆于上.地以一气载于下.人居覆载中.若何能与覆我载我者.相肖也.上古圣人等.天地人为三才.岂无灼见而妄立说耶.盖谓天以轻清之气.上浮而下转.地居其中.而干健之运.无一毫少息.若一毫不续.则穹壤判.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人身肖之.其气亦无息.天以日月循环.人以荣卫循环.地有九州岛.人有九窍.经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风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阳之汗以雨名.阳之气以风名.人之一身.身以上其气象天.身以下其气象地.故天不足西北.而人之耳目.右不如左之聪明也.故西北之人头常冷.地不满东南.而人之手足.左不如右之利便也.故东南之人.腰足常冷.天有阴阳.以生风暑湿燥寒.地有阴阳.以生木火土金水.人有阴阳.以生肝心脾肺肾.天气以四时温热凉寒运于上.地气以生长收藏应于下.而人之阳气以升浮降沉应之.为生生不息之妙何也.天令春其气温.惟其气温.故地中之阳气鼓动而升于外.以生万物.人之阳气.亦应之以升.天令夏其气热.惟其气热.地中之阳气尽出于外.以长万物.所以地之下极寒.人之阳气亦应之.尽出于外.脾坤土也象地.斯时脾土亦寒.天令秋其气凉.惟其气凉.所以阳气能降于地.而行收成之令.人之阳气.亦应之而降于内.天令冬其气寒.惟其气寒.阳气尽沉于地.而成闭藏之令.所以地之下暖.人之阳气.亦应之沉藏于内.斯时脾土.亦暖.此天地得其常.而人之灾害亦不生.发瘴之地则不然.春夏多寒.秋冬多热.盛夏久雨.则可挟纩.隆冬久晴.宁不摇扇.一日之间.日未升则寒.日中则热.日入又寒.一日一夜.寒暑迭变.无论四时.久晴则热蒸.蒸极则雨.雨下则湿.蒸雨久则凄凉.人生其间.饮食起居.安能一一谨慎.稍失调养.便感此乖戾之气.而发寒热.即谓之瘴.然瘴之发.多在秋冬.以其天气热.地中之阳气不能收藏而外泄.故草木不花而花.不叶而叶.人之阳气亦应之.不能收固.而恒泄之于外.惟其外泄.则脾土所以内虚寒.身以上象天则极热.身以下象地则不热而寒.或热蒸极而汗.汗出则凄凉.其人身之寒热湿蒸.一与天时相似.故曰.人身肖天地.瘴疟类天时.知斯道者.则治瘴之法过半矣.

- 人身肖天地瘴疟类天时《瘴疟指南》
- 人身生命死亡的因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人身一小天地论《医原》
- 人身内景说《医旨绪余》
- 人身一小天地论《吴医汇讲》
- 人乳汁《名医别录》
- 人身一小天地亦有南北两极论《吴医汇讲》
- 人乳汁《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人身阴阳《医学集成》
- 人乳汁《本经逢原》
- 人身阴阳《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 人乳汁《证类本草》
- 人身应天地《类经》
- 人乳汁《本草蒙筌》
- 人身有四海说《医旨绪余》
- 人乳汁《本草衍义》
- 人身脏腑布置饮食溲便呼吸说《张聿青医案》
- 人乳汁《新修本草》
- 人身左右补泻不同《古今医统大全》
- 人乳汁《本草经集注》
- 人身左右补泻不同《针灸聚英》
- 人乳汁《中医词典》
- 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针灸大成》
- 人乳汁《千金翼方》
- 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古今医统大全》
- 人乳头瘤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 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针灸素难要旨》
- 人乳《儿科学》
- 人神《中医词典》
- 人乳《药性切用》
- 人神禁忌《针灸大成》
《瘴疟指南》
- 作者:郑全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自序
- 卷上 辨证
- 卷上 辨药
- 卷下
- 正气方
- 和解方
- 温中方
- 温中固下方
- 镇下方
- 断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