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甘草一两(炙用)
先煮麻黄数沸,去沫,内诸药煎。热服。覆取微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
仲景立方之祖,医中之圣也。所着《伤寒》、《金匮》诸书,言言典要,为后人度尽金针。即如伤寒太阳一症,头绪最繁,有风伤卫者,有寒伤营者,有风寒两伤营卫者。不得其解,无所措手。今观其用桂枝汤治风伤卫,用麻黄汤治寒伤营,大青龙汤治风寒两伤营卫。劈分三项,开三大法门,后人察脉辨症,谨守成规,庶不至于偾事。但仲景本为随受随发,冬月之正伤寒而设,非可以此法混施于春温、温疫等症。后人不明此理,一概混投,误人实多。于是辨论者纷纷而起,遂将温症寒症纠缠不已。愈辨愈明者固多,愈辨愈晦者亦不少。予则以为春温归春温,温疫归温疫,伤寒归伤寒,各分门类划然了然,不必互相引证,反使人多所惶惑也。

- 麻黄汤《医方论》
- 麻黄汤《时方妙用》
- 麻黄汤《汤头歌诀》
- 麻黄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麻黄汤《小儿药证直诀》
- 麻黄汤《伤寒寻源》
- 麻黄汤(玉函)《张氏医通》
- 麻黄汤《仁术便览》
- 麻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 麻黄汤《医方考》
- 麻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 麻黄汤《医方考》
- 麻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 麻黄汤《目经大成》
- 麻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 麻黄汤《儒门事亲》
- 麻黄汤方《医宗金鉴》
- 麻黄汤《儒门事亲》
- 麻黄汤方《医学心悟》
- 麻黄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麻黄汤方《伤寒明理论》
- 麻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麻黄汤方《伤寒论》
- 麻黄汤《医述》
- 麻黄汤麻黄《伤寒括要》
- 麻黄汤《冯氏锦囊秘录》
- 麻黄汤脉证七条《伤寒贯珠集》
- 麻黄汤《删补名医方论》
- 麻黄汤五苓散圆通就用法《医法圆通》
- 麻黄汤《医宗金鉴》
- 麻黄汤洗《妇人大全良方》
《医方论》
- 作者:费伯雄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65年
- 序
- 发凡
- 卷一
- 补养之剂
- 六味地黄丸
- 附桂八味丸
- 知柏八味丸
- 七宝美髯丹
- 还少丹
- 黑地黄丸
- 虎潜丸
- 天真丸
- 三才封髓丹
- 大造丸
- 补天丸
- 人参固本丸
- 参乳丸
- 天王补心丹
- 孔圣枕中丹
- 大补阴丸
- 滋肾丸(又名通关丸)
- 斑龙丸
- 龟鹿二仙膏
- 补火丸
- 唐郑相国方
- 二至丸
- 扶桑丸
- 参苓白术散
- 妙香散
- 玉屏风散
- 四君子汤
- 升阳益胃汤
-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 补肺汤
- 百合固金汤
- 紫菀汤
- 秦艽扶羸汤
- 黄鳖甲散
- 秦艽鳖甲散
- 益气聪明汤
- 羊肉汤
- 发表之剂
- 涌吐之剂
- 攻里之剂
- 表里之剂
- 卷二
- 和解之剂
- 理气之剂
- 理血之剂
- 祛风之剂
- 卷三
- 祛寒之剂
- 清暑之剂
- 利湿之剂
- 润燥之剂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