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方
一味大黄散
二方见上“三字经”注。
熟地(七八钱) 山茱萸 怀山药 茯苓 枸杞(各三钱) 细辛 炙草(各一钱) 川芎(二钱) 肉苁蓉(酒洗,切片三四钱)
水三杯,煎八分,温服。
正元丹(《秘旨》)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吐利厥冷。有时阴火上冲,则头面赤热,眩晕恶心。浊气逆满,则胸胁刺痛,脐肚胀急。
人参(三两,用附子一两煮汁收入,去附子) 黄 (一两五钱,用川芎一两酒煮汁收入,去川芎) 山药(一两,用干姜二钱煮汁收入,去干姜) 白术(三两,用陈皮五钱煮汁收入,去陈皮)茯苓(二两,用肉桂六钱酒煮汁收入,晒干勿见火,去桂) 甘草(一两五钱,用乌药一两煮汁收入,去乌药)
上六味,除茯苓,文武火缓缓焙干,勿炒伤药性,杵为散。每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红枣一枚,同煎数沸,入盐一捻,和滓调服。服后,饮热酒一杯,以助药力。

- 眩晕方《医学三字经》
- 眩晕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眩晕昏冒《沈氏女科辑要》
- 眩晕部《本草易读》
- 眩晕论治《类证治裁》
- 眩晕(附头昏)《急诊医学》
- 眩晕脉案《类证治裁》
- 眩晕(动脉硬化、高血压)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眩晕门《张氏医通》
- 眩晕《神经病学》
- 眩晕秘方《华佗神方》
- 眩晕《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眩晕痧脉辨《痧胀玉衡》
- 眩晕《博济方》
- 眩晕诗《医学实在易》
- 眩晕《灸法秘传》
- 眩晕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眩晕《针灸学》
- 眩晕者无痰不作《医学传心录》
- 眩晕《女科证治准绳》
- 眩晕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眩晕《何澹安医案》
- 眩晕总论《症因脉治》
- 眩晕《金匮钩玄》
- 眩运《景岳全书》
- 眩晕《伤科汇纂》
- 眩运《中医词典》
- 眩晕《也是山人医案》
- 眩运《杂病广要》
- 眩晕《医学三字经》
- 眩运《医学正传》
《医学三字经》
- 作者:陈修园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小引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