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法
周于蕃曰∶摇则动之。又曰∶寒证往里摇,热证往外摇。是法也,摇动宜轻,可以活经络,可以和气血,亦摩法中之变化而出者。
一、摇头。两手托儿头,于耳前少上处,轻轻摇之,所谓赤凤摇头也。(《按摩经》)图附卷三。
一、摇斗肘。(穴注上。)左手托儿斗肘运动,右手持儿手摇动,能治痞。(《按摩经》)
一、摇左右手。医者以一手掐劳宫,一手掐心经,两各摇之,所谓丹凤摇尾也。治惊风。(《按摩经》)图附卷三。
一、掐威灵、精宁二穴,摇摆之,所谓凤凰转翅也。治黄肿。(《按摩经》)图附卷三。
一、将小儿手从轻从缓摇之,男左女右,能化痰。(《按摩经》)
按∶按摩以下六法,由按摩变化而出者,其立法之名虽异,而立法之义则同。各篇所主治各穴,是一病而施一法,恐有未尽之处。周氏所着,后人秘为家传,不知皆古人所传之法,具在简编,以治各证,或合数法,或合十余穴分而治之,而主治之法宜多,非一证仅用一法已也。每日治法,或二次,或三次,病轻者,或三次五次即愈。病重者,或十数次,或数十次。手法有轻重,治数有多寡,胥得其宜,按摩自无不效。其余所附诸法,亦以佐按摩之不逮者尔。(惕厉子)

- 摇法《厘正按摩要术》
- 摇法《中医词典》
- 摇手法《中医词典》
- 摇法《中医名词词典》
- 摇头《医学纲目》
- 摇鞭丸《毓麟验方》
- 摇头《证治准绳·幼科》
- 摇摆之脉有来去辨《读医随笔》
- 摇头《松峰说疫》
- 摇摆触碰法《中医词典》
- 摇头《丹溪手镜》
- 摇(月斗)肘《中医词典》
- 摇头《医效秘传》
- 姚应凤《中医词典》
- 摇头《伤寒明理论》
- 姚宜仲《中医词典》
- 摇头《伤寒括要》
- 姚序《三家医案合刻》
- 摇头便血《张氏医通》
- 姚序《一草亭目科全书》
- 摇头便血《保婴撮要》
- 姚姓妇怪胎治验《一得集》
- 摇针《中医名词词典》
- 姚僧垣传《集验方》
- 摇针歌《医宗金鉴》
- 姚僧垣《中医词典》
- 咬骨疽《中医词典》
- 姚起凤《中医词典》
- 咬骨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姚娘子小腹疼《孙文垣医案》
- 咬肌《人体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