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痫证

《厘正按摩要术》书籍目录

经言∶二阴急为痫厥。谓少阴气逆于经而上行,则喉塞音喑而痫发矣。证由心肾虚怯,肝风胆火 逆,痰诞上壅,心包经脉闭阻,猝然晕仆,口眼牵掣,腰背反张,手足抽搐,喊作畜声。因其相似,分为五痫,以内应五脏也。痫证幼小为多,大人亦有之。经久失调,遂成痼疾,一触厥气鼓风,涎沫升逆无制,痰在膈间,则眩微不仆,痰溢膈上,则眩甚而倒。必待其气反、吐去惊涎宿沫而后苏。内治以清痰火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肺经,(一百遍。)推补脾土,(二百遍。)天门入虎口,(八十遍。)运八卦,(一百遍。)赤凤摇头,(五十遍。)按弦搓摩,(二十四遍。)掐威灵穴,(二十四遍。)揉中指,(一百遍。)掐总筋,(二十四遍。)灸昆仑七壮,汗吐法先之。凡推用葱姜汤,用引痰法,(见卷二,四十页。)通脉法,(见卷二,四十三页。)开闭法,(见卷二,三十九页。)灸法。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见卷二,二十六页。)

按∶石顽谓痫以补肾为本,豁痰为标,其由来不外肝肾龙雷上冲所致。丹溪以痫主痰热,治以星、半、芩、连主之。热多者凉膈散加川连、麦冬之属。痰多者以戴人三圣散吐之。由惊而病者,东垣安神丸平之。总之,痫有阴阳,以先体热螈 惊啼而后发,脉浮洪者为阳痫,病在腑则易治。以先身冷不惊掣啼叫而病发,脉沉微者为阴痫,病在脏为难治。目瞪如呆者不治,脉沉实弦急及虚散者皆不治,皆医者所宜深悉也。(惕厉子)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厘正按摩要术》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厘正按摩要术》书籍目录
  1. 痫证《厘正按摩要术》
  2. 痫证《活幼心书》
  3. 痫证《扁鹊心书》
  4. 痫证《活幼心书》
  5. 痫证《慈幼便览》
  6. 痫证《丹溪治法心要》
  7. 痫证《针灸学》
  8. 痫证《回春录》
  9. 痫证候(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10. 痫证《医学摘粹》
  11. 痫证门《幼科指南》
  12. 痫证《医学摘粹》
  13. 痫证总括《医宗金鉴》
  14. 痫证《明医指掌》
  15. 痫证总括《幼科心法要诀》
  16. 痫证《明医指掌》
  17. 痫症《中医名词词典》
  18. 痫证《幼幼集成》
  19. 痫症《傅青主男科》
  20. 痫证《万病回春》
  21. 痫症《医学传灯》
  22. 痫门《医方考》
  23. 痫症《寿世保元》
  24. 痫门《张氏医通》
  25. 痫症《丹台玉案》
  26. 痫脉案《类证治裁》
  27. 痫症《推拿抉微》
  28. 痫论《幼幼新书》
  29. 痫症《医宗己任编》
  30. 痫狂《丹溪治法心要》
  31. 痫症《奇效简便良方》

《厘正按摩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