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
凡小儿声音清亮者寿,有回音者寿,哭而声涩者病,散而无声者夭。(陈飞霞)
凡声微者气不足,声壮者气有余,哭而无泪者实,哭而多泪者虚。(惕厉子)
发热而静默者邪在表,发热而烦燥者邪入里。(周于蕃)
闻声而受惊者,肝虚也。(《集成》)
声浊而重者感于湿;或声如从瓮中出者,亦中湿。(周于蕃)
言迟者风,言急者火。声高而响者,主内热外达。(周于蕃)
凡痫证,声如羊者为心痫,声如鸡声为肺痫,声如猪者为肾痫,声如犬者为肝痫,声如牛者为脾痫。(《兰台规范》)
声塞者为痰,声战者为寒,声壮者为热。(惕厉子)
气衰言微者为虚,气盛言厉者为实,狂言怒骂者为实热。久病闻呃者为胃绝,痰声漉漉者死。(陈修园)
寒病懒言,热病多语;言壮为实,言轻为虚,言微则气夺,出言而首尾不相顾者,为神丧。(《心法》)
凡病者语言声音,不异于平时为吉,反者为凶。(陈修园)
声哑于劳损见之,为无治。(周于蕃)
谵语为实,郑声为虚,皆主热。郑声者如梦如呓。(《伤寒论》)
小儿声大而亮者,脏腑充实。如向无大声啼哭,必有一脏阴窍未通,或音如啾唧咿唔之状,主夭伤。(陈紫山)
声虽哑而咳者,水寒伤肺。声如破而咳者,外寒里热。(周于蕃)
中医听声,声合五音。火闻水声,烦闷干惊。木闻金声,恐畏相刑。脾者,土也,生育万物,回动四旁,太过则四肢不举;不及则九窍不通,六识闭塞,犹如醉人。四季运转,终而复始。(《后汉书》)
出言迟懒,先轻后重者,内伤气虚。出言雄壮,先重后轻者,外感邪盛。(周于蕃)
声重鼻塞者,伤风。声暴哑者,风痰伏火。或暴怒叫喊,声浊者痰火。平时无寒热,气短不足以息者,亦痰火。(周于蕃)
按∶扁鹊云∶闻而知之谓之圣。寒主静则少语,热主烦则多言。虚则声细,实则声出如常。
若精而求之,则以五藏有正声,以合于五音者为常,变则病生,其义蕴载于《素问》、《金匮》者居多。(惕厉子)

- 听声《厘正按摩要术》
- 听声《幼科释谜》
- 听声《幼科心法要诀》
- 听声《证治准绳·幼科》
- 听声审音《医学入门》
- 听声《医述》
- 听声验病诀《察病指南》
- 听声《医宗金鉴》
- 听声验病诀(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听神经损害《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听声音《中医词典》
- 听神经瘤《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听声音《中医诊断学》
- 听神经动作电位《生理学》
- 听声音法《保幼新编》
- 听力损失及耳聋《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听五声《儿科萃精》
- 听力检查法《耳鼻咽喉外科学》
- 听诊《物理诊断学》
- 听觉异常辨病《常见病自测》
- 听诊《物理诊断学》
- 听觉损失《基因与疾病》
- 听诊《物理诊断学》
- 听觉器官《生理学》
- 听诊《物理诊断学》
- 听觉《生理学》
- 听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物理诊断学》
- 听会《针灸学》
- 烃类中毒《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听会《中医词典》
- 廷孔《中医名词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