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钱小鲁嗜酒积热之证

《寓意草》书籍目录

钱小鲁奕秋之徒也。兼善饮。每奕必饮。饮必醉。岁无虚日。辛巳秋。浩饮晚归。呕吐寒热兼作。骨节烦疼。医以时行感冒表散药治之。不愈。更医知为酒毒。于寒凉药中用热药为乡导。治之亦不愈。卧床二十余日。始请余诊。其脉洪大促急。身 着席不能动展。左腿痛如刀刺。鼻煤。从病起至是。总不大便。此疽之候也。归语两门人。王生欣然有得。曰。迄今燥金司令。酒客素伤湿热。至此而发。金盛则木衰。是以筋骨疼痛。而不能起于床。脏燥而腑亦燥。是以津液干枯。而大肠失其润。以清金润燥治之可矣。吴生曰。不然。酒毒大发。肠胃如焚。能俟掘井取水乎。是必以大下为急也。余曰。下法果胜。但酒客胃气。素为多呕所伤。药入胃中。必致上壅。不能下达。即敷脐导肠等法。无所用之。掘井固难。开渠亦不易。奈何奈何。吾为子辈更开一窦。夫酒者清冽之物。不随浊秽下行。惟喜渗入者也。渗入之区。先从胃入胆。胆为清净之府。同气相交故也。然胆之收摄无几。其次从胃入肠。膀胱渗之。化溺为独多焉。迨至化溺。则所存者酒之余质。其烈性实惟胆独当之。每见善饮者。必慢斟缓酌。以俟腹中之渗。若连飞数觥。有倾囊而出耳。是以酒至半酣。虽懦夫有挥拳骂座之胆。虽窭人有千金一掷之胆。虽狷士有钻穴逾垣之胆。甚至凶徒有抚剑杀人之胆。以及放浪形骸之流。且有一饮数斛。罔顾余生之胆。以小鲁之赤贫。而胆不丧落者。夫非藉赀于酒乎。其受病实有较他人不同者。盖胆之腑。原无输泻。胆之热。他人可移于脑。浊涕从鼻窍源源而出。亦少杀其势。若小鲁则阳分之阳过旺。阳分之阴甚衰。发鬓全无。直似南方不毛之地。热也极矣。肯受胆之移热乎。幸其头间多汗。脑热暗泄。不为大患。乃胆热既无可宣。又继以酒之热时之燥。热淫内炽。脉见促急。几何不致极惫耶。故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俱黄。为酒瘅之病。以其渗而出也。可转驱而纳诸膀胱。从溺道而消也。今独攻环跳之穴。则在胆之本属。可无驱矣。且其步履素为此穴所苦也。受伤已久。气离血散。热邪弥满留连。服药纵多。有拒而不纳耳。何能取效。即欲针之。此久伤之穴。有难于抉泻者。设遇良工如古人辈。将何法以处此乎。吾更有虑焉。有身以后。全赖谷气充养。谷气即元气也。谷入素少之人。又即藉酒为元气。今以病而废饮。何所恃为久世之资耶。吾谛思一法。先搐脑中黄水出鼻。次针胆穴之络脑间者数处。务期胆中之热。移从脑鼻而出。庶乎环跳穴中。结邪渐运。而肠胃之枯槁渐回。然后以泻胆热之药入酒中。每日仍痛饮一醉。饮法同而酒性异。始得阴行而妙其用。盖其以生平之偏。造为坚垒。必藉酒为乡导。乃克有济也。岂清金润燥与下夺之法。能了其局乎。两生踊跃曰。蒙诲治法。令人心地开朗。请笔之以志一堂授受之快。录此付渠子。令送商顾幼疏孝廉求救。小鲁竟阻之。或以余言为不然耶。

胡卣臣先生曰。先写全神。后论治法。大是奇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寓意草》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寓意草》书籍目录
  1. 论钱小鲁嗜酒积热之证《寓意草》
  2. 论钱太封翁足患不宜用热药再误《寓意草》
  3. 论青蒿《苏沈良方》
  4. 论气运加临尺寸脉候不应交反说《古今医统大全》
  5. 论轻变重重变轻《冯氏锦囊秘录》
  6. 论气有余即是火《质疑录》
  7. 论轻疫误治每成痼疾《温疫论》
  8. 论气血喜香恶臭《外科理例》
  9. 论轻重《中风论》
  10. 论气血盛衰篇《医理真传》
  11. 论清法《医学集成》
  12. 论气血交会《冯氏锦囊秘录》
  13. 论清法《医学心悟》
  14. 论气虚血热热毒壅遏症治法三则《冯氏锦囊秘录》
  15. 论求子必知氤氲之时《济阴纲目》
  16. 论气虚血热补泻《冯氏锦囊秘录》
  17. 论求子贵养精血《济阴纲目》
  18. 论气虚补泻《冯氏锦囊秘录》
  19. 论求子禁用热剂《济阴纲目》
  20.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济阴纲目》
  21. 论求子脉须和平《济阴纲目》
  22. 论气所伤不同《温疫论》
  23. 论求子先调经《济阴纲目》
  24. 论气盛衰《温疫论》
  25. 论求子须知先天之气《济阴纲目》
  26. 论气色《冯氏锦囊秘录》
  27. 论蛆痘《冯氏锦囊秘录》
  28. 论气促《原要论》
  29. 论取寸《针灸易学》
  30. 论气痹《华佗神方》
  31. 论热入血室《济阴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