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气十法提纲
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当知十法之纲领.十法者.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是也.何谓浮沉.色显于皮肤间者.谓之浮.隐于皮肤内者.谓之沉.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初浮而后沉者.病自表而之里.初沉而后浮者.病自里而之表.此以浮沉分表里也.何谓清浊.清者清明.其色舒也.浊者浊暗.其色惨也.清者病在阳.浊者病在阴.自清而浊.阳病入阴.自浊而清.阴病转阳.此以清浊分阴阳也.何谓微甚.色浅淡者谓之微.色深浓者谓之甚.微者正气虚.甚者邪气实.自微而甚.则先虚而后实.自甚而微.则先实而后虚.此以微甚分虚实也.何谓散抟.散者疏离.其色开也.抟者壅滞.其色闭也.散者病近将解.抟者病久渐聚.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解.先散而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此以散抟分久近也.何谓泽夭.气色滋润谓之泽.气色枯槁谓之夭.泽者主生.夭者主死.将夭而渐泽者.精神复盛.先泽而渐夭者.血气益衰.此以泽夭分成败也.盖十法者.辨其色之气也.五色者.辨其气之色也.气者色之变.色者气之常.气因色而其理始明.色因气而其义乃着.气也色也.分言之.则精微之道显.合观之.则病症之变彰.此气色之提纲也.经曰.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弗去.乃知新故.其是之谓乎.

- 相气十法提纲《望诊遵经》
- 相气十法《中医词典》
- 相杀《中医名词词典》
- 相女有法《竹林女科证治》
- 相杀《中医词典》
- 相克《中医词典》
- 相生《中医名词词典》
- 相克《中医名词词典》
- 相生《中医词典》
- 相火妄动《中医词典》
- 相胜之脉《中医词典》
- 相火妄动《中医名词词典》
- 相使《中医名词词典》
- 相火篇《医旨绪余》
- 相使《中医词典》
- 相火论《格致余论》
- 相视寿夭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相火龙雷论《医贯》
- 相手指诀《婴童类萃》
- 相火《明医指掌》
- 相寿命《幼幼新书》
- 相火《中医词典》
- 相寿夭《医述》
- 相火《中医名词词典》
- 相思《续名医类案》
- 相合脉经《此事难知》
- 相思锁《古代房中秘方》
- 相关性研究《流行病学》
- 相思子《本草纲目》
- 相关系数的意义《医学统计学》
- 相思子《本经逢原》
《望诊遵经》
- 作者:汪宏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 叙
- 卷上
- 诊法常以平旦
- 望色常宜定静
- 明堂周身部位
- 明堂六部提纲
- 面貌分应脏腑
- 五官分应五脏
- 五色分应五脏
- 相气十法提纲
- 望法阴阳总纲
- 五色相应提纲
- 五色主病提纲
- 部色主病提纲
- 四时望法相参
- 四时气色主病
- 昼夜阴晴相参
- 五方望法相参
- 气质望法相参
- 老少望法相参
- 居养望法相参
- 变色望法相参
- 望色先知平人
- 色以润泽为本
- 五色交错合参
- 五色十法合参
- 五色六部合参
- 气色部位合参
- 气色门户合参
- 色病宜忌合参
- 气色声音合参
- 气色脉象合参
- 气色病症合参
- 推展望色大意
- 主病条目大意
- 青色主病条目
- 赤色主病条目
- 黄色主病条目
- 白色主病条目
- 黑色主病条目
- 主病条目附识
- 卷下
- 目分脏腑部位
- 眼目形容提纲
- 眼目气色提纲
- 睑色望法提纲
- 面目望法相参
- 眼目形容条目
- 眼目气色条目
- 望舌诊法提纲
- 诊舌形容条目
- 诊舌气色条目
- 诊舌苔垢条目
- 诊舌津液条目
- 诊口形容提纲
- 诊口形容条目
- 诊唇望法提纲
- 诊唇形容条目
- 诊唇气色条目
- 四白望法提纲
- 牙齿望法提纲
- 牙齿望法条目
- 诊鼻望法提纲
- 诊鼻形容条目
- 诊耳望法提纲
- 眼眉望法提纲
- 髭须望法提纲
- 发望法提纲
- 诊头望法提纲
- 面形分属五脏
- 面容分属五脏
- 诊腹望法提纲
- 诊背望法提纲
- 诊手望法提纲
- 诊足望法提纲
- 毫毛望法提纲
- 腠理望法提纲
- 尺肤望法提纲
- 诊皮望法提纲
- 诊肉望法提纲
- 络脉望法提纲
- 络脉主病提纲
- 诊筋望法提纲
- 诊骨望法提纲
- 爪甲望法提纲
- 诊乳望法提纲
- 脐府望法提纲
- 肾囊望法提纲
- 阴茎望法提纲
- 诊汗望法提纲
- 诊血望法提纲
- 诊痰望法提纲
- 大便望法提纲
- 诊溺望法提纲
- 月经诊法提纲
- 形体周身部位
- 身形望法提纲
- 身容望法提纲
- 形容望法大纲
- 行止动静提纲
- 诊坐望法提纲
- 诊卧望法提纲
- 身容四法提纲
- 意态望法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