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解
经曰∶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又曰∶病在少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是诸疝皆起于厥阴之为病也,厥阴环阴器,入少腹,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故诸病疝莫不属之也。小儿病此,多因先天不足,本脏虚弱,复因外感风邪,内食生冷,寒邪凝结而成者有之,或因湿热郁于中,复被寒邪束于外,邪气乘虚并于血队,流入厥阴,厥阴属肝,其性急速,故牵引睾丸,少腹绞痛,又有胎疝一证,多因孕妇啼泣过伤,动于阴气,结聚不散,令儿生下即成此证。大抵热则疝多纵,寒则疝多痛,在血分者疝不移,在气分者疝多动,湿肿则疝坠必重,虚肿则疝坠必轻,明乎此则治小儿诸疝无余蕴矣。

- 疝解《儿科萃精》
- 疝瘕候《诸病源候论》
- 疝灵散《回生集》
- 疝瘕候《诸病源候论》
- 疝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疝瘕《女科证治准绳》
- 疝论《古今医彻》
- 疝瘕《普济方·针灸》
- 疝门《张氏医通》
- 疝瘕《中医词典》
- 疝秘方《华佗神方》
- 疝瘕《中医名词词典》
- 疝气《医学集成》
- 疝伏梁狂癫痫黄胆血枯病《内经博议》
- 疝气《景岳全书》
- 疝病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疝气《傅青主男科》
- 疝病证治《医宗金鉴》
- 疝气《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疝病《仁术便览》
- 疝气《医学传灯》
- 疝病《备急千金要方》
- 疝气《医学入门》
- 疝本肝经宜通勿塞状《儒门事亲》
- 疝气《医学入门》
- 疝(诸疝气 胎疝 寒疝 卒疝)《针灸资生经》
- 疝气《医学正传》
- 疝(疝字从山,取根深重着之义。)《顾松园医镜》
- 疝气《张聿青医案》
- 疝《针灸聚英》
- 疝气《保婴撮要》
《儿科萃精》
- 作者:陈守真 朝代:民国 年份:公元1930年
- 李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一总论
- 卷二初生门
- 初生保护
- 附养子十法
- 初生拭口
- 初生断脐
- 初生洗浴
- 初生哺乳
- 初生乳核
- 初生剃头
- 初生无皮
- 初生胎黄
- 初生胎赤
- 初生不啼
- 初生不乳
- 初生不小便
- 初生不大便
- 初生二便不通
- 初生眼不开
- 初生吐不止
- 初生肛门内合
- 初生噤口
- 初生撮口
- 初生脐湿脐疮
- 初生脐突
- 初生脐风
- 初生啼哭不止
- 初生夜啼
- 初生遍身鱼泡
- 初生螳螂子
- 初生猢狲疳
- 初生阴囊过大
- 初生阴囊缩入腹
- 初生赤游风
- 卷三身体诸病门
- 卷四伤风门
- 卷四伤寒门
- 卷四伤暑门
- 卷四伤湿门
- 卷四火热门
- 卷四感冒门
- 卷四时疫门
- 卷五惊风门
- 卷五痫症门
- 卷五痘证门
- 卷五麻疹门
- 卷六霍乱门
- 卷六疳证门
- 卷六疟证门
- 卷六痢证门
- 卷六疝证门
- 卷六淋证门
- 卷六黄胆门
- 卷七痰证门
- 卷七血证门
- 卷七汗证门
- 卷七咳嗽门
- 卷七喘证门
- 卷七吐证门
- 卷七泻证门
- 卷七积滞门
- 卷七癖疾门
- 卷八水肿门
- 卷八腹胀门
- 卷八三消门
- 卷八头痛门
- 卷八腹痛门
- 卷八杂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