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痢
小儿因湿热凝结于肠胃,以致腹中窘痛,频频下利,尿短色红,舌赤唇焦,喜饮冷水,此里热之证也,热重者,古法主当归芍药汤(如当归、白芍、木香、黄芩、黄连、肉桂、大黄、生甘草、槟榔等味)。
〔真按〕小儿热痢,其肠胃单纯为无形湿热所凝结,较有形之食滞不同,轻者用白头翁汤,犹嫌味重性寒,过剂伤胃,但用广木香一钱,川黄连八分,老仓米钱半,引用灯芯五茎。
热重则用川黄连一钱,茵陈蒿钱半,生锦纹五分,尖槟榔一钱,六神曲八分,酒炒白芍八分,茯苓皮二钱,白归身五分,青子芩一钱,引用鲜荷叶二钱。

- 热痢《儿科萃精》
- 热痢《时病论》
- 热痢《幼科心法要诀》
- 热痢《幼幼新书》
- 热痢(暑痢)《时病论歌括新编》
- 热痢《医宗金鉴》
- 热痢(暑痢)《时病论歌括新编》
- 热痢《备急千金要方》
- 热痢寒痢《医宗金鉴》
- 热痢《中医词典》
- 热痢候《诸病源候论》
- 热痢《圣济总录》
- 热痢候《诸病源候论》
- 热利寒利《伤寒心法要诀》
- 热痢用凉药《证治准绳·幼科》
- 热利寒利《医学摘粹》
- 热淋《中医名词词典》
- 热力灭菌《医学微生物学》
- 热淋《圣济总录》
- 热类《药鉴》
- 热淋《中医词典》
- 热类《寿世保元》
- 热淋《医宗金鉴》
- 热泪《中医词典》
- 热淋《幼幼新书》
- 热劳《女科折衷纂要》
- 热淋《明医指掌》
- 热劳《慎柔五书》
- 热淋《医学心悟》
- 热劳《金匮翼》
- 热淋《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 作者:陈守真 朝代:民国 年份:公元1930年
- 李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一总论
- 卷二初生门
- 初生保护
- 附养子十法
- 初生拭口
- 初生断脐
- 初生洗浴
- 初生哺乳
- 初生乳核
- 初生剃头
- 初生无皮
- 初生胎黄
- 初生胎赤
- 初生不啼
- 初生不乳
- 初生不小便
- 初生不大便
- 初生二便不通
- 初生眼不开
- 初生吐不止
- 初生肛门内合
- 初生噤口
- 初生撮口
- 初生脐湿脐疮
- 初生脐突
- 初生脐风
- 初生啼哭不止
- 初生夜啼
- 初生遍身鱼泡
- 初生螳螂子
- 初生猢狲疳
- 初生阴囊过大
- 初生阴囊缩入腹
- 初生赤游风
- 卷三身体诸病门
- 卷四伤风门
- 卷四伤寒门
- 卷四伤暑门
- 卷四伤湿门
- 卷四火热门
- 卷四感冒门
- 卷四时疫门
- 卷五惊风门
- 卷五痫症门
- 卷五痘证门
- 卷五麻疹门
- 卷六霍乱门
- 卷六疳证门
- 卷六疟证门
- 卷六痢证门
- 卷六疝证门
- 卷六淋证门
- 卷六黄胆门
- 卷七痰证门
- 卷七血证门
- 卷七汗证门
- 卷七咳嗽门
- 卷七喘证门
- 卷七吐证门
- 卷七泻证门
- 卷七积滞门
- 卷七癖疾门
- 卷八水肿门
- 卷八腹胀门
- 卷八三消门
- 卷八头痛门
- 卷八腹痛门
- 卷八杂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