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痢
小儿因寒冷伤胃,久痢不已,或脏气本虚,复为风冷所乘,伤于脾胃,故痢时肠鸣切痛,面唇青白,口虽甚渴,最喜热饮,此里寒虚之证也,寒痢初起,古法主理中汤(如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寒痢已久,古人主真人养脏汤(如人参、土炒白术、煨木香、土炒当归、炒白芍、肉桂、炙甘草、蜜炙罂粟壳、诃子肉面煨去核、煨肉果,引用乌梅)。
〔真按〕痢之初起,实热实积,皆易知而易治,惟体虚冷积成痢,人多不以为意,此由阴性迟缓,慎毋养虎贻患。方用广陈皮钱半,酒炒赤芍一钱,陈松萝茶炒麦芽八分,当归身八分,煨木香一钱,炒白芍八分,煨肉果五分,炒蔻仁五分,炙甘草五分,引用北干姜三片。

- 寒痢《儿科萃精》
- 寒痢《时病论》
- 寒痢《幼科心法要诀》
- 寒痢《医宗金鉴》
- 寒凉《松峰说疫》
- 寒痢《中医词典》
- 寒淋《中医词典》
- 寒痢《傅青主男科》
- 寒淋《医宗金鉴》
- 寒痢《时病论歌括新编》
- 寒淋《幼幼新书》
- 寒痢《中医名词词典》
- 寒淋《儿科萃精》
- 寒痢《时病论歌括新编》
- 寒淋《幼科心法要诀》
- 寒栗鼓颔《中医名词词典》
- 寒淋候《诸病源候论》
- 寒栗不复《中医词典》
- 寒淋候《诸病源候论》
- 寒栗《中医词典》
- 寒淋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寒冷呕吐哕逆第六十二问《婴童百问》
- 寒露《中医词典》
- 寒冷腹痛《金匮翼》
- 寒露冬至大寒小寒四节雨水《本草分经》
- 寒冷腹痛《中医词典》
- 寒露节内雨《药性切用》
- 寒冷《千金翼方》
- 寒露水《本草从新》
- 寒类《药鉴》
- 寒露水《本草撮要》
《儿科萃精》
- 作者:陈守真 朝代:民国 年份:公元1930年
- 李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一总论
- 卷二初生门
- 初生保护
- 附养子十法
- 初生拭口
- 初生断脐
- 初生洗浴
- 初生哺乳
- 初生乳核
- 初生剃头
- 初生无皮
- 初生胎黄
- 初生胎赤
- 初生不啼
- 初生不乳
- 初生不小便
- 初生不大便
- 初生二便不通
- 初生眼不开
- 初生吐不止
- 初生肛门内合
- 初生噤口
- 初生撮口
- 初生脐湿脐疮
- 初生脐突
- 初生脐风
- 初生啼哭不止
- 初生夜啼
- 初生遍身鱼泡
- 初生螳螂子
- 初生猢狲疳
- 初生阴囊过大
- 初生阴囊缩入腹
- 初生赤游风
- 卷三身体诸病门
- 卷四伤风门
- 卷四伤寒门
- 卷四伤暑门
- 卷四伤湿门
- 卷四火热门
- 卷四感冒门
- 卷四时疫门
- 卷五惊风门
- 卷五痫症门
- 卷五痘证门
- 卷五麻疹门
- 卷六霍乱门
- 卷六疳证门
- 卷六疟证门
- 卷六痢证门
- 卷六疝证门
- 卷六淋证门
- 卷六黄胆门
- 卷七痰证门
- 卷七血证门
- 卷七汗证门
- 卷七咳嗽门
- 卷七喘证门
- 卷七吐证门
- 卷七泻证门
- 卷七积滞门
- 卷七癖疾门
- 卷八水肿门
- 卷八腹胀门
- 卷八三消门
- 卷八头痛门
- 卷八腹痛门
- 卷八杂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