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痫
小儿平素痰盛,或偶因惊热,遂致成痫,发时痰涎壅塞,喉间气促,昏倒,口吐痰沫。古法主先服一捻金以急下其痰(方见不乳),次则服朱衣滚痰丸(如礞石、沉香、黄芩、大黄,为末,水泛为丸,朱砂为衣),量儿大小,白开水化服。
〔真按〕古之先后二方,均太猛烈,慎勿轻用。方以莱菔子钱半,旧胆星五分,化橘红钱半,川尖贝二钱,鲜竹茹二钱,净连翘钱半,苦杏仁二钱,天竺黄二钱,引用竹沥汁十滴,服之气顺痰清,则痫自止。
- 痰痫《儿科萃精》
- 痰痫《医宗金鉴》
- 痰痫《幼科心法要诀》
- 痰痫《中医词典》
- 痰哮《中医词典》
- 痰涎症《中医词典》
- 痰哮方《冯氏锦囊秘录》
- 痰涎原由症治《幼科释谜》
- 痰哮秘方《华佗神方》
- 痰涎血属于脾脏《医学传心录》
- 痰哮嗽《中医词典》
- 痰涎血《中医词典》
- 痰泄《中医词典》
- 痰涎(痰饮 吐沫 余见唾)《针灸资生经》
- 痰泻《时病论歌括新编》
- 痰涎《幼科释谜》
- 痰泻《时病论歌括新编》
- 痰涎《普济方·针灸》
- 痰泻《中医词典》
- 痰涎《证治准绳·幼科》
- 痰泻《时病论》
- 痰涎《杂病广要》
- 痰信号《中医疾病预测》
- 痰涎《幼幼新书》
- 痰信号的理论基础《中医疾病预测》
- 痰稀白《中医词典》
- 痰信号的临床意义《中医疾病预测》
- 痰痛 食积痛《明医指掌》
- 痰血《中医词典》
- 痰痛《明医指掌》
- 痰眼症《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