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湿统论
温气不一,有天之湿,雾露雨是也。天本乎气,故先中表之营卫。有地之湿,水泥是也本乎形,故先伤皮肉筋骨血脉。有饮食之湿,酒水奶酪之类是也,伤于脾胃。有汗液之湿,汗液亦湿也,止感于外。有人气之湿,太阴湿土之所化也,乃动于中。天之湿,汗之。地之湿,渗之。饮食之湿,在上吐之,在中夺之,在下者引而竭之。汗液之湿,亦以汗取之。人气之湿,属太阴所化,在气交之分。土兼四气,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备在其中,当分上下中外而治,以兼化四气,淫佚上下中外,无处不到也。大率在上则病头重胸满呕吐;在外则身重肿胀;在下则足胫跗肿;在中则腹胀中满痞塞。其所用药,亦兼寒热湿凉以为佐使而治之。湿之为病,有自外入者,有自内生者,必审其方土之病本。东南地下,多阴雨地湿,凡从外入,多自下起,是以重腿香港脚者多,治当汗散,久者宜疏通渗泄。西北地高,人食生冷湿面,或饮酒后寒气怫郁,湿不能越,或腹皮胀疼,甚则中满水蛊,或周身浮肿如泥,按起,此皆自内而生者也。审其元气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责其根在内者也。然方土内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不同,须对症施治,不可执一也。中湿与风寒气合者为痹,其寒多者为痛,为浮肿,非术、附、桂不能去也。其风多者,为烦剧,为流走,非麻黄、薏苡、乌头不能散也。其湿多者,为坚满,为气闭,非甘遂、葶苈、枳、术不能泄也。

- 诸湿统论《金匮翼》
- 诸湿《卫生易简方》
- 诸湿肿满《中医词典》
- 诸失血证《证治准绳·幼科》
- 诸湿肿满《卫生宝鉴》
- 诸失血《轩岐救正论》
- 诸兽伤《丹台玉案》
- 诸尸统论《圣济总录》
- 诸暑《卫生易简方》
- 诸尸候《诸病源候论》
- 诸水《本草蒙筌》
- 诸尸《圣济总录》
- 诸水《本草易读》
- 诸身热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诸水《冯氏锦囊秘录》
- 诸蛇螫秘方《华佗神方》
- 诸水《本经逢原》
- 诸蛇螫《圣济总录》
- 诸水有毒《饮食须知》
- 诸蛇虫所伤皆可治《是斋百一选方》
- 诸水有毒《证类本草》
- 诸上《中医词典》
- 诸丝入眼《奇方类编》
- 诸伤折淋熨贴并膏药《圣济总录》
- 诸死绝候《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诸伤《中医词典》
- 诸四逆汤《医述》
- 诸疝治法《杂病心法要诀》
- 诸笋《本草求真》
- 诸疝治法《医宗金鉴》
- 诸痰《脉症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