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

《针灸甲乙经》书籍目录

黄帝问曰∶气为上鬲。上鬲者,食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鬲,下鬲者,食时乃出,未得其意,愿卒闻之?岐伯对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留于肠中,留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脘,守下脘则肠胃充郭,胃气不营,邪气居之。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脘虚。下脘虚则邪气胜,胜则积聚以留,留则成,痈成则下脘约。

其痈在脘内者,则沉而痛深;其痈在脘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按其痈,视气所行,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还而刺之,无过三行,察其浮沉,以为浅深,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互以参禁,以除其内,恬淡无为,乃能行气,后服酸苦,化谷乃下鬲矣。曰∶有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涩(《素问》作细)。沉涩者气逆,气逆者则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则为 。肺痈喘而两胫(《素问》作)满;肝痈两胁(《素问》作 )下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痈 (《素问》作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胫跛易偏枯。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针灸甲乙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针灸甲乙经》书籍目录
  1.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针灸甲乙经》
  2. 邪气化日《中医词典》
  3. 邪气盛则实《中医名词词典》
  4. 邪气鬼祟《急救广生集》
  5. 邪气盛则实《中医词典》
  6. 邪气复聚《温疫论》
  7. 邪气脏腑病形《灵枢悬解》
  8. 邪气反胜之治《类经》
  9.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法时)《内经评文》
  10. 邪气藏府病形《黄帝内经·灵枢》
  11. 邪犬《周慎斋遗书》
  12. 邪气《医经原旨》
  13. 邪热《中医名词词典》
  14. 邪气《中医词典》
  15. 邪热《中医词典》
  16. 邪气《景岳全书》
  17. 邪入大经证《伤寒九十论》
  18. 邪魅风《解围元薮》
  19. 邪盛则实精夺则虚《类经》
  20. 邪留三焦《中医词典》
  21. 邪说陷溺论《医学源流论》
  22. 邪留三焦《温热论》
  23. 邪嗽《中医词典》
  24. 邪留三焦《中医名词词典》
  25. 邪祟《续名医类案》
  26. 邪恋心包《中医词典》
  27. 邪祟《医述》
  28. 邪狂癫痫《奇效简便良方》
  29. 邪祟《寿世保元》
  30. 邪哭解《研经言》
  31. 邪祟《医学正传》

《针灸甲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