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疠

《医学心悟》书籍目录

疫论已见首卷,分来路两条,去路三条,治法五条,详且尽矣。大法,天行之气,从经络入,其证头痛发热,宜微散,香苏散散之。病气传染,从口鼻入,其证呕恶胸满,宜解秽神术散和之。若两路之邪,归并于里,腹胀满闷,谵语发狂,唇焦口渴者,治疫清凉散清之。便闭不通者,加大黄下之。其清凉散内,人中黄一味,乃退热之要药,解秽之灵丹,医家缺而不备,安能取效?复有虚人患疫,或病患变虚,或妄治变虚者,须用人参白术当归等药,加入清凉药内,以扶助正气。如或病气渐退,正气大虚,更宜补益正气为主。夫发散、解秽、清中、攻下四法外而以补法驾驭其间,此收效万全之策也。予尝用麦冬生地各一两,加人参二三钱,以救津液。又尝用人参汤,送下加味枳术丸,以治虚人郁热便闭之症病气退而元气安,遂恃为囊中活法,谨告同志,各自存神。又有头面肿大,名曰大头瘟者颈项粗肿,名曰虾蟆瘟者,古方普济消毒饮并主之。但头肿之极,须用针砭,若医者不究其理,患者畏而不行,多致溃裂腐烂而难救。若颈肿之极,须用橘红、淡盐汤吐去其痰,再用前方倍甘桔主之,须宜早治,不可忽也。

香苏散 (见太阳证。

神术散 (见类中。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心悟》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心悟》书籍目录
  1. 疫疠《医学心悟》
  2. 疫疠《证治准绳·幼科》
  3. 疫疠病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4. 疫疠《续名医类案》
  5. 疫疠病候《诸病源候论》
  6. 疫疠《中医词典》
  7. 疫疠疮候《诸病源候论》
  8. 疫厥《松峰说疫》
  9. 疫疠发肿《奇方类编》
  10. 疫后虚寒《孙文垣医案》
  11. 疫疬疱疮《中医词典》
  12. 疫喉自汗《中医词典》
  13. 疫痢《中医词典》
  14. 疫喉谵语《中医词典》
  15. 疫痢《医述》
  16. 疫喉遗毒《中医词典》
  17. 疫痢《症因脉治》
  18. 疫喉失音《中医词典》
  19. 疫痢兼证《温疫论》
  20. 疫喉痧《回春录》
  21. 疫痢疟肿论治《笔花医镜》
  22. 疫喉气促《中医词典》
  23. 疫脉案《类证治裁》
  24. 疫喉呕吐《中医词典》
  25. 疫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26. 疫喉衄《中医词典》
  27. 疫疟《中医名词词典》
  28. 疫喉溺涩《中医词典》
  29. 疫疟《时病论歌括新编》
  30. 疫喉会厌腐溃《中医词典》
  31. 疫疟《中医词典》

《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