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六铢) 芍药(一两) 麻黄(去节,一两) 生姜(一两) 甘草(炙,一两) 大枣(擘,四枚)杏仁(去皮尖,二十四个)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
【注】太阳病,得之八九日,有如疟状之寒热。热多寒少者,其人不呕,小便清白,此里和不受邪,虽为欲自愈;然必审其如疟状寒热,一日二、三度,轻轻而发,诊其脉微而且缓,则知邪衰正复,表里将和,始为欲愈也。若脉微不缓,正未复也,更恶寒者,邪未衰也,虽不能自愈,但已为前之汗、吐、下虚其表里,故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脉微恶寒,表里俱虚,面色当白,今色反赤,是犹有表邪怫郁,不能得小汗出宣发阳气,故面赤身痒,未欲解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小小汗之以和营卫,自可愈也。

- 桂枝麻黄各半汤《删补名医方论》
- 桂枝麻黄各半汤《医宗金鉴》
- 桂枝麻黄各半汤《冯氏锦囊秘录》
- 桂枝麻黄各半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寻源》
- 桂枝龙骨牡蛎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麻黄各半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龙骨牡蛎汤《金匮悬解》
- 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括要》
- 桂枝龙骨牡蛎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栝蒌根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救逆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酒《备急千金要方》
-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伤寒论》
- 桂枝解毒汤《冯氏锦囊秘录》
- 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伤寒贯珠集》
- 桂枝解表茶《茶饮保健》
- 桂枝麻黄各半汤其二《临证实验录》
- 桂枝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经方实验录》
- 桂枝加芍药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加芍药汤方《伤寒论》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 桂枝加芍药汤方《删补名医方论》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加芍药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麻黄各半证《医学摘粹》
《删补名医方论》
- 作者:吴谦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正文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续命汤
- 三生饮
- 稀涎千缗汤
- 秦艽升麻汤
- 防风黄汤
- 玉屏风散
- 黄五物汤
- 羌活愈风汤
- 清热化痰汤
- 防风通圣散
- 九味羌活汤
- 活人败毒散
- 柴葛解肌汤
- 升麻葛根汤
- 参苏饮
- 藿香正气散
- 神术汤
- 麻黄加术汤
- 桂枝附子汤
- 栝蒌桂枝汤
- 水解散
- 二圣救苦丹
- 天水散
- 香蒂饮
- 卷(四)
- 黄连解毒汤
- 三黄汤
- 二黄汤
- 三黄石青汤
- 凉膈散
- 竹叶黄汤
- 清胃散
- 导赤散
- 五淋散
- 八正散
- 逍遥散
- 龙胆泻肝汤
- 左金丸
- 泻青丸
- 当归龙荟丸
- 越婢加半夏汤
- 小青龙加石青汤
- 清燥救肺汤
- 麦门冬汤
- 人参清肺汤
- 人参定喘汤
- 人参泻肺汤
- 泻白散
- 阿胶散
- 二陈汤
- 温胆汤
- 小半夏汤
- 小半夏加茯苓汤
- 《外台》茯苓饮
- 卷(五)
- 卷(六)
- 桂枝汤
- 麻黄汤
- 大青龙汤
- 小青龙汤
- 葛根汤
- 桂枝麻黄各半汤
- 桂枝二麻黄一汤
- 桂枝二越婢一汤
- 越婢汤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麻黄附子细辛汤
- 桂枝加附子汤
- 芍药甘草附子汤
- 桂枝甘草汤
- 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
- 桂枝加芍药汤方
- 桂枝加大黄汤方
- 小建中汤
- 炙甘草汤
- 枝枝人参汤
- 葛根黄芩黄连汤
- 白虎汤
- 白虎加人参汤
- 猪苓汤
- 五苓散
-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 十枣汤
- 卷(七)
- 大承气汤
- 小承气汤
- 谓胃承气汤
- 更衣丸
- 麻仁丸
- 桃仁承气汤
- 抵当汤并丸
- 栀子豉汤
- 瓜蒂散
- 小陷胸汤
- 大陷胸汤丸
- 三物白散方
- 大黄黄连泻心汤
- 附子泻心汤
- 甘草泻心汤
- 生姜泻心汤
- 半夏泻心汤
- 旋复代赭石汤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栀子柏皮汤
- 茵陈蒿汤
- 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