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甘草汤
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上二味,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集注】柯琴曰∶汗出多,则心液虚,中气馁,故悸。叉手自冒,则外有所卫,得按则内有所根据,如此不堪之状,望之而知其虚矣。桂枝本营分药,得麻黄,则令营气外发而为汗,从辛也;得芍药,则收敛营气而止汗,从酸也;得甘草,则补中气而养血,从甘也。故此方以桂枝为君,独任甘草为佐,以补阳气生心液。甘温相得,斯气血和而悸自平。不须附子者,以汗虽多而未至于阳亡。不须芍药者,以汗已止而嫌其阴敛也。

- 桂枝甘草汤《删补名医方论》
- 桂枝甘草汤《医宗金鉴》
- 桂枝甘草汤《医学心悟》
- 桂枝甘草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甘草汤《伤寒寻源》
- 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甘草汤《伤寒括要》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证十四 太阳一百五《伤寒悬解》
- 桂枝甘草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伤寒论》
- 桂枝甘草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甘草汤方《伤寒论》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伤寒杂病论》
- 桂枝甘草汤证《临证实验录》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括要》
- 桂枝甘草证六 太阳九十七《伤寒悬解》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葛根汤葛根《伤寒括要》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寻源》
- 桂枝葛根证四 阳明十六《伤寒悬解》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桂枝红花汤《妇人大全良方》
- 桂枝附子汤十一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 桂枝厚朴杏子证十三 太阳八十三《伤寒悬解》
- 桂枝附子汤去桂加术解《研经言》
- 桂枝厚朴杏子证十四 太阳八十四《伤寒悬解》
- 桂枝附子汤方《伤寒论》
- 桂枝黄鳖甲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桂枝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 桂枝黄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删补名医方论》
- 作者:吴谦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正文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续命汤
- 三生饮
- 稀涎千缗汤
- 秦艽升麻汤
- 防风黄汤
- 玉屏风散
- 黄五物汤
- 羌活愈风汤
- 清热化痰汤
- 防风通圣散
- 九味羌活汤
- 活人败毒散
- 柴葛解肌汤
- 升麻葛根汤
- 参苏饮
- 藿香正气散
- 神术汤
- 麻黄加术汤
- 桂枝附子汤
- 栝蒌桂枝汤
- 水解散
- 二圣救苦丹
- 天水散
- 香蒂饮
- 卷(四)
- 黄连解毒汤
- 三黄汤
- 二黄汤
- 三黄石青汤
- 凉膈散
- 竹叶黄汤
- 清胃散
- 导赤散
- 五淋散
- 八正散
- 逍遥散
- 龙胆泻肝汤
- 左金丸
- 泻青丸
- 当归龙荟丸
- 越婢加半夏汤
- 小青龙加石青汤
- 清燥救肺汤
- 麦门冬汤
- 人参清肺汤
- 人参定喘汤
- 人参泻肺汤
- 泻白散
- 阿胶散
- 二陈汤
- 温胆汤
- 小半夏汤
- 小半夏加茯苓汤
- 《外台》茯苓饮
- 卷(五)
- 卷(六)
- 桂枝汤
- 麻黄汤
- 大青龙汤
- 小青龙汤
- 葛根汤
- 桂枝麻黄各半汤
- 桂枝二麻黄一汤
- 桂枝二越婢一汤
- 越婢汤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麻黄附子细辛汤
- 桂枝加附子汤
- 芍药甘草附子汤
- 桂枝甘草汤
- 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
- 桂枝加芍药汤方
- 桂枝加大黄汤方
- 小建中汤
- 炙甘草汤
- 枝枝人参汤
- 葛根黄芩黄连汤
- 白虎汤
- 白虎加人参汤
- 猪苓汤
- 五苓散
- 桂枝汤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 十枣汤
- 卷(七)
- 大承气汤
- 小承气汤
- 谓胃承气汤
- 更衣丸
- 麻仁丸
- 桃仁承气汤
- 抵当汤并丸
- 栀子豉汤
- 瓜蒂散
- 小陷胸汤
- 大陷胸汤丸
- 三物白散方
- 大黄黄连泻心汤
- 附子泻心汤
- 甘草泻心汤
- 生姜泻心汤
- 半夏泻心汤
- 旋复代赭石汤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栀子柏皮汤
- 茵陈蒿汤
- 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