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吾友沈君仲圭博雅士也,精究岐黄,富有颖悟。复从武林名医王香岩先生游,尽得其传,造诣乃益深。先生为我湖已故名医凌公晓五之高足,凌公固儒而医者也。当时求诊之繁,及门之盛,首屈一指。而尤能博济贫病始终罔懈,是以乡中故老至今犹称道之,活人术深,济世心浓,可以为公咏矣。公晚年自号折肱老人,年七十二归道山,惜乎。公之著作绝少流传,今沈君慨然以表扬先哲启迪后来为己任 将凌公遗着次第付梓,并承邮视《凌临灵方》一册嘱为序言,尧虽不文,然聆斯举,弥觉抚掌称快,漱诵之余乃益叹沈君师承有由来也。是书选案不多而皆精肯,吉光片羽珍贵奚如,愧余笔乏生花未能为公表扬万一,仅于公之行略及沈君刊传之热忱,用志数言为读者告。时维
黄帝纪元四六三七年岁次第七十八甲子孟夏之上浣后学费泽尧拜撰于山右旅次

- 序《凌临灵方》
- 序《本草易读》
- 序《温病指南》
- 序《医医小草》
- 序《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 序《千金食治》
- 序《质疑录》
- 序《本草衍义》
- 序《小儿痘疹方论》
- 序《证治心传》
- 序《麻疹阐注》
- 序《外科十法》
- 序《中风论》
- 序《白喉条辨》
- 序《脉确》
- 序《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序《神应经》
- 序《陆地仙经》
- 序《神应经》
- 序《诊家枢要》
- 序《伤寒捷诀》
- 序《慎疾刍言》
- 序《产鉴》
- 序《尤氏喉科秘书》
- 序《杂病治例》
- 序《眼科秘诀》
- 序《正体类要》
- 序《眼科秘诀》
- 序《医医医》
- 序《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 序《济生集》
《凌临灵方》
- 作者:凌晓五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风温夹食
- 时
- 湿温
- 暑风兼疹
- 暑湿
- 白
- 红疹
- 紫斑
- 春温逆入心包
- 伏暑
- 伏暑内闭
- 热入营分
- 热入厥阴
- 热邪消烁津液
- 阴虚阳浮
- 阴斑
- 伏暑夹食
- 霍乱夹食
- 霍乱
- 遗湿
- 风斑
- 寒水袭肺
- 内燥
- 冬温痰火
- 暑风化疟
- 阴疟
- 肝胃
- 瘅疟
- 气虚下陷
- 暑湿泄泻
- 脾虚泄泻
- 白积
- 暑湿内陷
- 湿火红积
- 赤白积烟漏
- 噤口痢脱肛
- 休息痢
- 飧泄
- 脱肛
- 肠红
- 痔
- 痔漏脱肛
- 血痢
- 水肿(一)
- 下体肿胀
- 脚气
- 肿胀
- 水肿(二)
- 寒湿气滞
- 湿食
- 单臌胀
- 黄疸
- 风淫末疾
- 行痹
- 着痹
- 痛痹
- 半身不遂
- 痿
- 风寒
- 风温
- 暑风
- 湿气
- 风燥
- 胃咳
- 三焦咳
- 木火刑金
- 金水双亏
- 肝气痰饮
- 肝气扰动痰饮
- 痰阻气络
- 风热致衄
- 鼽衄
- 胃血上吐下利
- 胃血
- 牙衄不止
- 离经之血未净
- 瘀血滞于肺络
- 瘀血滞肺
- 痰中夹血
- 劳嗽见红
- 风痰扰肺
- 寒郁于肺
- 金实无声
- 木火刑金声嗄
- 金破无声
- 肺痈已溃
- 久嗽吐白血
- 哮喘
- 喘逆
- 半头痛目翳
- 风痰痫厥
- 痰厥
- 肝厥
- 心悸怔忡
- 痰迷心窍
- 重阳则狂
- 耳钝不聪
- 天行赤眼
- 偏正头风
- 烂喉丹痧
- 喉痹
- 头项结核
- 噎膈
- 翻胃
- 肝气胃寒
- 胃火冲逆
- 肝火乘胃
- 上呃
- 下呃
- 瘕气
- 疟母
- 胃寒痛
- 腹痛
- 石瘕
- 内痈
- 腰痛
- 癃闭
- 血淋
- 遗精
- 梦遗
- 附喉科金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