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疟
阮左(九月八日) 夏秋暑湿留伏阳明,近加新凉扰动,邪自肺胃干及少阳,寒热间日而作,咳嗽痰稠,四肢酸倦,便闭溺赤,口苦脘闷,皆由此致,脉弦滑数,舌苔黄腻,阴虚体质,治宜清解。
鳖血炒柴 胡 知母 金斛 炒竹茹 淡鳖甲(防柴胡无鳖血拌故用此) 地骨皮 杏仁路路通 青蒿子 淡条芩 半贝丸 车前草。
又潮有余波,胃纳欠醒,眩晕肢倦,口苦溺赤,此阴虚留湿未清,脉小弦数,治宜清理。

- 阴疟《凌临灵方》
- 阴疟《中医词典》
- 阴疟《医述》
- 阴囊肿痛方五首《外台秘要》
- 阴疟论治《类证治裁》
- 阴囊肿痛《奇效简便良方》
- 阴疟脉案《类证治裁》
- 阴囊肿痛《奇效简便良方》
- 阴俳《中医词典》
- 阴囊肿烂肾子落出《奇效简便良方》
- 阴平阳秘《中医名词词典》
- 阴囊肿大《奇效简便良方》
- 阴平阳秘《中医词典》
- 阴囊肿大《急救广生集》
- 阴气《中医名词词典》
- 阴囊肿《幼科折衷》
- 阴气《中医词典》
- 阴囊肿《活幼心书》
- 阴气《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阴囊肿《活幼心书》
- 阴气毒盛变阴毒《医学纲目》
- 阴囊有孔《急救广生集》
- 阴气有余多汗身寒《卫生宝鉴》
- 阴囊阴门伤《证治准绳·疡医》
- 阴器《经络全书》
- 阴囊下横纹《中医词典》
- 阴器《中医名词词典》
- 阴囊缩入《医法圆通》
- 阴器《中医词典》
- 阴囊湿痒秘方《华佗神方》
- 阴器部《疡医大全》
《凌临灵方》
- 作者:凌晓五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风温夹食
- 时
- 湿温
- 暑风兼疹
- 暑湿
- 白
- 红疹
- 紫斑
- 春温逆入心包
- 伏暑
- 伏暑内闭
- 热入营分
- 热入厥阴
- 热邪消烁津液
- 阴虚阳浮
- 阴斑
- 伏暑夹食
- 霍乱夹食
- 霍乱
- 遗湿
- 风斑
- 寒水袭肺
- 内燥
- 冬温痰火
- 暑风化疟
- 阴疟
- 肝胃
- 瘅疟
- 气虚下陷
- 暑湿泄泻
- 脾虚泄泻
- 白积
- 暑湿内陷
- 湿火红积
- 赤白积烟漏
- 噤口痢脱肛
- 休息痢
- 飧泄
- 脱肛
- 肠红
- 痔
- 痔漏脱肛
- 血痢
- 水肿(一)
- 下体肿胀
- 脚气
- 肿胀
- 水肿(二)
- 寒湿气滞
- 湿食
- 单臌胀
- 黄疸
- 风淫末疾
- 行痹
- 着痹
- 痛痹
- 半身不遂
- 痿
- 风寒
- 风温
- 暑风
- 湿气
- 风燥
- 胃咳
- 三焦咳
- 木火刑金
- 金水双亏
- 肝气痰饮
- 肝气扰动痰饮
- 痰阻气络
- 风热致衄
- 鼽衄
- 胃血上吐下利
- 胃血
- 牙衄不止
- 离经之血未净
- 瘀血滞于肺络
- 瘀血滞肺
- 痰中夹血
- 劳嗽见红
- 风痰扰肺
- 寒郁于肺
- 金实无声
- 木火刑金声嗄
- 金破无声
- 肺痈已溃
- 久嗽吐白血
- 哮喘
- 喘逆
- 半头痛目翳
- 风痰痫厥
- 痰厥
- 肝厥
- 心悸怔忡
- 痰迷心窍
- 重阳则狂
- 耳钝不聪
- 天行赤眼
- 偏正头风
- 烂喉丹痧
- 喉痹
- 头项结核
- 噎膈
- 翻胃
- 肝气胃寒
- 胃火冲逆
- 肝火乘胃
- 上呃
- 下呃
- 瘕气
- 疟母
- 胃寒痛
- 腹痛
- 石瘕
- 内痈
- 腰痛
- 癃闭
- 血淋
- 遗精
- 梦遗
- 附喉科金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