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食泻
病证名。因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泄泻。又称食泻、食泄、积泻、食积泻、胃泻。《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证见饱闷恶食,嗳腐吞酸,腹痛则泻,泻后痛减,泻下不畅,粘而秽臭,苔腻,脉滑或弦紧。治宜消食和中,用保和丸、枳术丸、治中汤等方。挟寒者宜温,用红丸子、小七香丸等;形症俱实宜下者,用感应丸、煮黄丸。挟热者宜清,用栀连平胃散;宜下者,用大承气汤。小儿泄泻证型之一。症见腹胀、腹痛,口臭纳呆,大便腐臭或酸臭,状如败卵,挟有不消化乳食,次数增多,泻前哭闹不安,伴恶心呕吐。小儿脾胃娇嫩,乳食过量,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所致。治宜消食导滞,用保和丸加减。

- 伤食泻《中医词典》
- 伤食吐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伤食泻《证治准绳·幼科》
- 伤食吐泻《中医词典》
- 伤食泻《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伤食吐《幼科心法要诀》
- 伤食泻第六十八问《婴童百问》
- 伤食吐《儿科萃精》
- 伤食章《医学妙谛》
- 伤食吐《医宗金鉴》
- 伤食证《明医指掌》
- 伤食吐《中医词典》
- 伤食证治《育婴家秘》
- 伤食头痛《中医词典》
- 伤食证治《幼幼集成》
- 伤食诗《医学实在易》
- 伤食症《医门补要》
- 伤食呕吐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伤手疮《外科启玄》
- 伤食呕吐证治《医宗金鉴》
- 伤暑《时病论歌括新编》
- 伤食门《医方考》
- 伤暑《中医名词词典》
- 伤食门《幼科切要》
- 伤暑《时病论歌括新编》
- 伤食论《妇科秘书》
- 伤暑《傅青主男科》
- 伤食论《胎产心法》
- 伤暑《中医词典》
- 伤食论《胎产心法》
- 伤暑《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