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疳
五疳之一。又名疳积、食疳、奶疳、肥疳。《古今医鉴》:“疳在脾,则面黄身热,腹胀肚大,好吃泥土,水谷不消,泄下酸臭,困睡,减食,消瘦。”由于喂养不当,引起脾胃虚损,营养不良。初起面黄肌瘦,能食易饥,大便时干时稀,睡眠不安,多汗,齘齿,爱俯卧。此由积滞所致。《证治准绳》:“积为疳之母,所以有积不治,乃成疳候。”治宜调理脾胃,用保和丸加味。如病久不愈,日见羸瘦,面色萎黄,胸膈壅闷,肝腹胀大,乳食不多,经常腹泻,大便酸臭,神倦体乏,懒言少动,疳积已成。应以消疳健脾为治,可用肥儿丸、参苓白术散加减。

- 脾疳《中医词典》
- 脾疳《中医名词词典》
- 脾疳《医宗金鉴》
- 脾肝肾虚损吐血《轩岐救正论》
- 脾疳《证治准绳·幼科》
- 脾风疝《中医词典》
- 脾疳《儿科萃精》
- 脾风多涎《中医词典》
- 脾疳《幼科心法要诀》
- 脾风第十七问《婴童百问》
- 脾疳积《中医词典》
- 脾风《中医词典》
- 脾寒《中医词典》
- 脾肺肾亏损遗精吐血便血等症《内科摘要》
- 脾合肉《中医词典》
- 脾肺肾亏损遗精吐血便血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 脾合胃《中医名词词典》
- 脾肺肾亏损虚劳怯弱等症《内科摘要》
- 脾合胃《中医词典》
- 脾肺肾亏损小便自遗淋涩等症《内科摘要》
- 脾横《中医词典》
- 脾肺肾亏损小便自遗淋涩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 脾黄《中医词典》
- 脾肺肾亏损大便秘结等症《内科摘要》
- 脾火《中医词典》
- 脾肺肾亏损大便秘结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 脾火《校注医醇剩义》
- 脾肺肾积劳便血《轩岐救正论》
- 脾积《中医词典》
- 脾肺两虚《中医词典》
- 脾疾《景景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