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病三

《金匮悬解》书籍目录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疟论: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亦以时作,名曰温疟。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温疟先热后寒,缘冬月中风,泄其卫气。风愈泄而卫愈闭,遏其营血,郁而为热。后伤于寒,皮毛敛束,而风不能泄,营热更郁。营血司于肝木而生于肾水,冬时肾水蛰藏而肝木已枯,此热遂藏骨髓之中。至春乙木萌生,阳气大发,骨髓之热,可以出矣(肾主骨髓,乙木生于肾水,故骨髓之热,当随木气外出),而外为寒束,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燔烁,肌肉消减之时,腠理发泄,邪可出矣。即不遇大暑,或有所用力烦劳,气蒸汗流,邪亦出矣。热邪与汗皆出,表里如焚,于是阳盛而阴虚。物极必反,阳气盛极而衰,复反故位,阴气续复,渐而翕聚,是以寒生。此温疟之义也。

温疟即瘅疟之轻者,其热未极,则阳衰阴复,能作后寒,是谓温疟。热极阴亡,后寒不作,是谓瘅疟。曰身无寒,但热,仲景指温疟之重者而言,即瘅疟也。骨节者,身之溪谷,肾水之所潮汐,热极水枯,故骨节烦疼。呕者,热盛而胃逆也。白虎加桂枝汤石膏知母,清金而泻热甘草粳米,益气而生津,桂枝行经而达表也(风寒在表,故热藏骨髓,桂枝解散风寒,引骨髓之热外达于皮毛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金匮悬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金匮悬解》书籍目录
  1. 疟病三《金匮悬解》
  2. 疟病内所因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 疟病四《金匮悬解》
  4.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证二条、方六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5. 疟病外所因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 疟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7. 疟病五《金匮悬解》
  8. 疟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心典》
  9. 疟病一《金匮悬解》
  10. 疟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浅注》
  11. 疟病章《医学妙谛》
  12. 疟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13. 疟部《本草易读》
  14. 疟病脉证并治《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15. 疟丹二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6. 疟病脉证并治《高注金匮要略》
  17. 疟犯暑风更兼痰食《医学传心录》
  18. 疟病脉证并治《卫生宝鉴》
  19. 疟方五首《外台秘要》
  20. 疟病脉证并治《医宗金鉴》
  21. 疟非脾寒及鬼神辩《儒门事亲》
  22. 疟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方论》
  23. 疟龟《证类本草》
  24. 疟病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5. 疟寒疾《中医词典》
  26. 疟病候《诸病源候论》
  27. 疟寒疾《中医词典》
  28. 疟病候《诸病源候论》
  29. 疟寒热《医学纲目》
  30. 疟病发热身黄小便不利《圣济总录》
  31. 疟寒热《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