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杂病第二十六

《黄帝内经·灵枢》书籍目录

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

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

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阴。

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气,腹中谷谷,便溲难,取足太阴。

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阴。

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牦,刺膝无疑。

喉痹不能言,取足阳明;能言,取手阳明。

疟不渴,间日而作,取足阳明;渴而日作,取手阳明。

齿痛,不恶清饮,取足阳明;恶清饮,取手阳明。

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聋而痛者,取手阳明。

衄而不止,衄血流,取足太阳;衄血,取手太阳。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

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阳阳明;痛上热,取足厥阴;不可以俛仰,取足少阳。中热而喘,取足少阴腘中血络。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刺足太阴;怒而多言,刺足少阳。

顑痛,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

项痛不可俛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

腹满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时寒热,小便不利,取足厥阴。

腹满,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阴。

腹满食不化,腹向向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阴。

心痛引腰脊,欲呕,取足少阴。

心痛,腹胀,墙墙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

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阴;不已,取手少阳。

心痛引小腹满,上下无常处,便溲难,刺足厥阴。

心痛,但短气不足以息,刺手太阴。

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顑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不已,按人迎于经,立已。

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动脉。

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痿厥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无休,病已止。

岁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黄帝内经·灵枢》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黄帝内经·灵枢》书籍目录
  1. 杂病《黄帝内经·灵枢》
  2. 《张聿青医案》
  3. 杂病《针灸大成》
  4. 咂舌痈《中医词典》
  5. 杂病《黄帝内经太素》
  6. 匝舌痛《中医词典》
  7. 杂病《中医名词词典》
  8. 匝舌喉风《喉科指掌》
  9. 杂病《灵枢悬解》
  10. 匝舌喉风《中医词典》
  11. 杂病《金匮悬解》
  12. 匝风《中医词典》
  13. 杂病《中医词典》
  14. 熨痔法《中医词典》
  15. 杂病《备急千金要方》
  16. 熨蒸法《备急千金要方》
  17. 杂病《医述》
  18. 熨引《中医词典》
  19. 杂病《普济方·针灸》
  20. 熨引《圣济总录》
  21. 杂病《医经原旨》
  22. 熨药方《医述》
  23. 杂病《冷庐医话》
  24. 熨脐法《医方考》
  25. 杂病《内经评文》
  26. 熨目《中医词典》
  27. 杂病《女科要旨》
  28. 熨烙《圣济总录》
  29. 杂病《针灸聚英》
  30. 熨灸《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31. 杂病《普济本事方》

《黄帝内经·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