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脉指法主病

《脉诀乳海》书籍目录

七洪者.阳也.指下寻之极大.举之有余.曰洪.主头疼四肢浮热.大肠不通.

燥热粪结口干遍身疼痛.

洪者.阳火也.何为阳火.纯阳而无阴也.指下寻之极大.阳邪传入里也.举之有余.客邪犹在表也.此为伤寒表邪未已.传入阳明里证.惟其邪在表.故有头疼身痛.四肢浮热之证.惟其邪入于里.故有大肠不通.燥热粪结口干之证也.治以大柴胡汤主之.洁古曰.洪脉者按之实.举之盛.洪者阳太过.阴不及.主头痛四肢热.大便难.小便赤涩.夜卧不安.治法阳证下之则愈.如下之随证虚实.有大承气汤.有小承气汤.有大柴胡汤桃仁汤.随证用之.此证有两议.或按之无.举之盛.当解表.不可下.经言脉浮不可下.下之则死.脉沉当下.下之则愈.脉浮为在表.脉沉为在里.

脉经云.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歌曰】

洪脉根源本是阳.遇其季夏自然昌.若逢秋季及冬季.发汗通肠始得凉.

洪.阳火也.宜旺于夏季.夏乃火退土旺之时.其脉宜缓.今脉犹有洪.是为当退不退.然土生长于火.故六月谓之长夏.其离母气也不远.当此之时.全赖火土合德.万物得以化生功成而退.自然之理.故曰.遇其季夏自然昌也.若逢秋季.乃建戌之月.是火归墓之时.其脉当毛.于此而见洪脉.则为当藏而不藏.冬季乃建丑之月.是火方养之时.其脉当石.于此而见洪脉.则为不当旺而即旺.二者虽土寄旺之时.然三阴用事.而脉犹见洪.是为阳邪乘阴.在表则有头疼身痛.四肢浮热等证.在里则有大便不通.燥粪结涩口干等证.在表者发其汗.在里者通其肠.阳邪退而身自凉矣.云岐子曰.其脉举按皆盛.本为相火之象.发汗从表.

通肠从里.从表宜麻黄汤.从里宜大承气汤.仲景云.谓身体疼痛.主夏得洪大脉.知其病瘥也.通肠七宣丸七圣丸大柴胡汤大承气汤选用之.

按经云.洪则为气.一作热.又云.洪大者伤寒热病.又云.脉来洪大袅袅者社祟.又云脉洪大者.若烦满.沉细者腹中痛.

【又歌曰】

洪脉关前热在胸.

洪为阳火.关前所以候胸中者也.关前而见洪脉.则知其热在胸矣.故前赋中云.胸连胁满只为洪.当参看可也.

脉经云.寸脉洪大.胸胁满.宜生姜汤白薇丸亦可.紫菀汤下之.针上管期门章门.

当关翻胃几千重.

关所以候脾胃者也.关中而见洪脉.是为火邪于胃.攻冲而为呕吐之证矣.

脉经云.关洪胃中热.必烦满.宜平胃丸.针胃管.先泻后补之.

更向尺中还若是.小便赤涩脚酸疼.

尺部而见洪脉.则为下焦有火.火旺则小便赤涩.火旺则水衰.水衰则脚酸疼矣.按至真要大论云.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 .足病瞀热以酸.腑肿不能久立.溲便变.此之谓也.

按脉影云.尺脉洪大.小便秘涩.便血脚酸.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脉诀乳海》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脉诀乳海》书籍目录
  1. 洪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2. 洪脉(阳)《诊家正眼》
  3. 洪梅渚翁肝郁犯胃痛呕发黄温补药误危而复安《程杏轩医案》
  4. 洪脉(阳)《脉诀汇辨》
  5. 洪师善《中医词典》
  6. 洪脉《脉理求真》
  7. 洪涛《中医词典》
  8. 洪脉《中医词典》
  9. 洪天锡《中医词典》
  10. 洪脉《中医名词词典》
  11. 洪庭光兄肝风眩晕证类猝中《程杏轩医案》
  12. 洪临川兄幼女偏废《程杏轩医案》
  13. 洪炜《中医词典》
  14. 洪荔原翁挟虚伤寒《程杏轩医案》
  15. 洪星门翁吐血《程杏轩医案》
  16. 洪魁八《中医词典》
  17. 洪与伏对《三指禅》
  18. 洪金鼎《中医词典》
  19. 洪玥《中医词典》
  20. 洪基《中医词典》
  21. 洪蕴(937-1004年)《中医词典》
  22. 洪洪玕《中医词典》
  23. 洪瞻陛(?-1860年)《中医词典》
  24. 洪广文少君损过脾胃《程杏轩医案》
  25. 洪召亭翁夫人胎动血晕急救保全《程杏轩医案》
  26. 洪伏二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7. 洪兆芳《中医词典》
  28. 洪大登痉病《程杏轩医案》
  29. 洪正立《中医词典》
  30. 洪达珏《中医词典》
  31. 洪肿《中医词典》

《脉诀乳海》